劉雷等
摘要 [目的]對四川綿陽柏林地區引種大馬士革Ⅲ玫瑰精油進行研究,為大馬士革Ⅲ玫瑰在該地區的產業化栽培及其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方法] 采取工業化蒸餾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用GCMS法對玫瑰精油進行了分離和鑒定,峰面積歸一法計算各成分的相對百分含量。結合引種地與原產地的氣候條件比較,對照大馬士革Ⅲ玫瑰精油的國際質量標準,對其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試驗累計鑒定出引種大馬士革Ⅲ玫瑰精油中40余種化學成分,精油含量、精油的外觀性狀以及主要質量控制成分的種類和含量,均符合國際標準中相應的要求。[結論] 大馬士革Ⅲ玫瑰適合在綿陽柏林地區產業化栽培和推廣。
關鍵詞 大馬士革Ⅲ玫瑰;引種;精油成分;氣質聯用;產業化栽培
中圖分類號 S685.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4)11-0337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essential oils of introduced Rosa damascene III in Bolin Mianyang of Sichuan Province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industrialization cultivation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 utilization. [Methods] Industrial distillation extraction method was used to extract essential oil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by GCMS,and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each constituent was determined by area normalization. Compare the climate conditions of Bolin with the origin area Bulgarian rose valley, 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quality standards of Rosa damascene III essential oil,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completed. [Results]More than 40 major chemical ingredients were identified in introduced Rosa damascene Ⅲ,essential oil percentage, essential oil appearance, and the type and content of major quality control ingredients are in lin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nclusion] Rosa damascene III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ation cultivation and promotion in Bolin Mianyang of Sichuan province.
Key words Rosa damascene III; Introduction; Chemical ingredients of essential oils; GC MS; Industrialized cultivation
大馬士革Ⅲ玫瑰(Rosa damascene tyigintipetala)屬于薔薇科薔薇屬的落葉灌木,是保加利亞玫瑰的主要栽培品種,所產玫瑰精油純正、香氣濃郁、質量穩定,是世界上最好的玫瑰油生產品種之一,在化妝品、食品、醫藥、保健品等領域具有廣泛用途,價格高于黃金數倍,被譽為“液體黃金”[1-2]。
綿陽市游仙區柏林鎮的氣候、土壤條件與保加利亞著名玫瑰谷的氣候、土壤條件十分相似,加之綿陽市游仙區柏林鎮野生薔薇屬的植物廣泛分布,綿陽萬山柏林玫瑰專業合作社于2009年從攀西地區引入大馬士革Ⅲ玫瑰扦插苗,在游仙區柏林鎮初步建成繁育基地,開始大面積生產和栽培,提取玫瑰精油,并生產精油產品。但其精油質量如何,還未進行過相關研究,筆者從原產地與引種地生態氣候條件比較、植株植物學性狀及精油外觀性狀比較、鮮花和精油產量比較、精油成分分離和鑒定幾個方面入手,對照相關國際標準,對引種后的玫瑰品種進行了綜合評定,以期為大馬士革Ⅲ玫瑰在該地區的產業化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該研究中所使用的玫瑰為2009年從攀西地區西昌市明日風園藝有限公司引入的大馬士革Ⅲ玫瑰扦插苗,直接種植在萬山柏林玫瑰專業合作社,在2012年4月下旬進行鮮花采收和精油提取。
1.2 精油提取
采用不銹鋼罐體及相關設備,采取工業化蒸餾萃取法提取。
工藝流程:鮮花→水中蒸餾→蒸餾液→分離精油→一次水→蒸餾→蒸餾液→分離精油→二次水→蒸餾→蒸餾液→分出精油。
開始蒸餾時慢慢加熱,沸騰后繼續保持小沸,排氣20~30 min后,用大火蒸餾,保持流出液溫度為31~35 ℃為宜。
2 結果與分析
2.1 引種地與原產地生態氣候條件比較 原產地保加利亞玫瑰谷為地中海氣候和大陸性氣候交匯的丘陵山地,由表1可知,較之原產地,綿陽柏林海拔高度略低,無霜期更長,綜合生態氣候條件與保加利亞玫瑰谷較為接近。結合我國其他地區的引種情況,如陜西渭南的渭河谷地、商丘地區[3]、江西省[4]、浙江安吉縣[5]、鄂西地區[6]和四川攀西地區[7]成功引種的先例和當地氣候條件比較,大馬士革Ⅲ玫瑰適生范圍較廣,在不同的緯度區,海拔高度在100~2 500 m的區域都可生長。攀西地區引種后鮮花產量和含油率更高,植株抗病性更強,精油品質符合國際標準,引種非常成功。綿陽柏林較之四川攀西地區,光照強度較低,導致鮮花產量相對較低,但空氣濕度較大,更有利于精油的生成和積累,綜合經濟產量較為接近。
2.2 精油外觀性狀比較 由表2可知,引種后所提取精油
外觀上為液體,多少有些結晶,淡黃色,具有特征玫瑰香,與
.3 精油成分分析
萬山柏林玫瑰專業合作社引種的大馬士革玫瑰Ⅲ花香濃郁,色澤艷麗,而且香氣純正,符合國際流行香型,鮮花產量3 000~4 500 kg/hm2,精油含量高達0.036%。
3次重復測定結果所鑒定出的化學成分均相同,累計鑒定出40余種化學成分,RSD值均小于2%。將相對百分含量大于1%的成分取平均值列于表3。從表3可知,依保加利亞油品標準,玫瑰精油中主要芳香物質香茅醇、橙花醇的含量均在規定的范圍內,香葉醇含量略低于標準規定的范圍,十七烷烴、十九烷烴和二十一烷烴等主要成分也在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乙醇和B苯乙醇為水溶性極強成分,各地玫瑰油中含量相差極大,此次測定沒有檢測出,亦符合標準的規定。此外,甲基丁香酚、二十烷烴和9十九烷烴等玫瑰油品中常見的成分在此次測定中均被檢測出,且相對百分含量超過了1%。依土耳其油品標準,除香茅醇略低于標準規定值,十九烷烴和二十一烷烴略高于標準規定值外,其余各成分均在標準規定的范圍內。
綜上,萬山柏林玫瑰專業合作社引種的大馬士革玫瑰Ⅲ經過3年的引種栽培與馴化,其精油含量、精油的外觀性狀以及主要質量控制成分的種類和含量,均符合國際標準中相應的要求。
3 結論與討論
目前,大馬士革Ⅲ玫瑰精油的市場售價一路走高,且市場缺口巨大,是一個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因此引種馴化、栽培推廣大馬士革Ⅲ玫瑰,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帶動當地農業產業化發展,為花農創收致富,也可以為致力于玫瑰產業的基地公司創造巨大效益,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通過4年的引種和栽培試驗證明,大馬士革Ⅲ玫瑰在綿陽柏林地區生長狀況良好,植株能正常越冬,植物學特征未發生明顯變化,鮮花產量達到3 750~5 250 kg/hm2,精油得率0.036%,均能達到工業化生產的要求,精油中的主要指標性成分均能檢測出,且含量均在國際標準規定的范圍之內,適宜大規模的產業化栽培與推廣。
由此,下一階段的工作內容將分為2個方面:一是開展系列生產和栽培試驗,如:最優種植方式的建立、整形修枝、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植株生理生化特性探究等,確立規范化當地栽培管理措施,為產業化生產提供高產、優質和抗病性強的大馬士革Ⅲ玫瑰種源;二是鮮花及精油系列產品的本地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加工和市場拓展等工作,加大玫瑰產業化力度,為當地花農和玫瑰基地公司挖掘更多的鮮花產品附加值,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萬英,王文忠.中國的玫瑰[J].植物引種馴化集刊,1983(3):85-91.
[2] 楊新征,楊德,躍華.玫瑰的價值及其開發前景[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4(2):24-27.
[3] 張睿,魏安智,楊途熙,等.商州產大馬士革玫瑰精油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5,25(7):1477-1479.
[4] 宋小民,黃冬華,段中華,等.香料玫瑰引種栽培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2):64-66.
[5] 王越,唐永紅,吳丹青,等.浙江安吉地區大馬士革玫瑰引種栽培[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農業科學版,2009,27(3):226-230.
[6] 陳燚格,陳芳清,謝宗強,等.鄂西地區大馬士革Ⅲ玫瑰的引種栽培[J].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6):225-232.
[7] 徐云,蘇春江.攀西地區大馬士革Ⅲ玫瑰引種栽培及產業化前景[J].山地學報,2006,24(5):63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