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全
摘 要 為提高中國游艇設計水平,針對中國游艇設計科學發展觀及創新模式進行探索。通過辨析中國游艇設計的現實性問題,提出游艇設計科學發展觀——“本土化原創、藝術創意主導、協同式創新”。以武漢理工大學游艇設計創新的方法、模式為基礎,構建了中國游艇設計“交融·協同·本土化”創新模式——以“學科交融”和“產業協同”實現“本土化原創游艇設計”發展,為中國游艇設計創新探明了發展方向。
關鍵詞 游艇設計 科學發展觀 創新模式 藝術創意 本土原創
中圖分類號:U692 文獻標識碼:A
歷經多年蘊育與探索,中國游艇設計跟隨游艇制造業的發展步伐,近幾年開始逐步發展起來,并呈現出由無到有、由點到面、由緩到急、由拙到精、由業余到專業、由單一到多元的發展狀態。
1辨識中國游艇設計的主要問題
結合國際游艇設計發展規律,汲取中國汽車設計發展的經驗教訓,可把中國游艇設計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1思維認識對游艇設計的制約
(1)游艇業界對本土設計缺乏自信,盲目迎合國人的“崇洋”心理,即便是企業自身設計開發的游艇產品,也往往喜歡貼上“洋標簽”。(2)有不少游艇生產企業認識不到“自主研發”的重要性,仍熱衷于聘請國外設計師或購買成品圖紙,但又受資金限制,往往拿回的是國外淘汰的換代設計,還沒生產就已經過時——長此以往,將永遠步人后塵,難以自立。
1.2行業習慣對游艇設計的制約
中國游艇制造業隸屬于船舶制造業,對游艇的認識始終停留在“船舶”層面,而不是“時尚的高端藝術品”。在游艇的設計與制造上,往往由船舶工程師主導,把游艇當作普通船舶進行設計生產,抹殺了游艇的“高端藝術品”屬性,本末倒置,造成本土游艇設計極度缺乏“藝術審美、設計風格、創意功能”等核心要素。
1.3客觀條件對游艇設計的制約
由于中國游艇設計教育尚處于起步階段,導致游艇設計人員缺乏。企業進行游艇設計開發苦于缺少人才支撐,又缺乏政府相關部門的政策、資金投入,難以進行資源整合。但由于各方面限制,缺乏和游艇產業的對接,導致大批游艇設計方案與成果得不到產業轉化,形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
以上幾方面因素的制約,對本土游艇設計的發展形成了巨大屏障,必須盡快予以破解,以便為中國游艇設計的發展鋪平道路。
2中國游艇設計科學發展觀
通過對中國游艇設計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與推論,可探明中國游艇設計的科學發展觀主要體現為“本土化原創、藝術創意主導、協同式創新”。
(1)本土化原創——應由國外設計主導轉變為以本土化原創設計主導。游艇企業及社會各界應支持發展本土原創設計,助力中國游艇設計早日形成自身的風格及文化特色,并逐步走向世界,彌補國際游艇設計的中國缺位現狀。(2)藝術創意主導——應由船舶工程設計主導轉變為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創意設計主導。游艇設計的客觀規律既是“從創意開始,以工程結束”,概念設計師的創新思維應貫穿游艇產品生命周期的始終。(3)協同式創新——以游艇生產企業主導應轉變為“政、產、學、研、用”聯合進行游艇設計創新。全面整合資源,逐步實現多方位合作、多學科交叉、多部門協同式創新,發揮各部門優勢,對游艇設計成果進行產業轉化。
3中國游艇設計創新發展模式構建
在游艇設計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可探索中國游艇設計創新發展模式,以便為中國游艇設計創新發展提供具體路徑與方法,促進其快速發展。
(1)“本土化原創”主旨——以本土化原創作為游艇設計發展的主旨,把國際化設計理念與時代精神融入本土化原創游艇設計,依托東方文明底蘊進行創新。
不盲目推崇國外設計。一方面承認歐美游艇設計經過長期發展,目前已經具有較高水平。另一方面,要具有文化自信。應從人類歷史發展的宏觀角度認識到這樣一個真理:文化深度與經濟發達程度決定著設計藝術發展水平。
(2)“學科交融”模式——構建面向游艇設計創新的“學科交融”模式,以藝術創意設計為核心進行多學科交叉研究,實現藝術創意設計與船舶工程設計等學科的多層面交融。
游艇設計包括游艇造型及艙室空間環境設計,涉及工業產品設計、交通工具、建筑和室內外環境、船舶工程等若干知識體系。需要解決造型與空間的諸多問題,包括:設計創意、藝術美學、布局規劃、功能構造、形態結構、工程技術、工藝材料等多個方面。因此,必須融合設計學、美學、材料工藝學、人機工程學、市場學、心理學、船舶工程等多學科知識進行交叉跨界研究。雖然游艇的船舶屬性是其基本屬性,必然需要船舶工程設計進行實現。
(3)“產業協同”模式——面向游艇產業的需求,構建面向游艇設計創新發展的“產業協同””模式,整合“政?產?學?研?用”的各層面資源,進行協同式設計創新。
即在政策引導與政府指導下,基于游艇產業發展的需求,依托高等院校的學科資源,聯合科研院所的設計力量,面向企業應用進行游艇設計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