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琛
摘要:我國的“福”文化積淀深厚,源遠流長,是中國優秀傳統民俗文化的精華,是中華民族向往安定、和諧、與人為善、和氣致祥精神境界的集中體現。“福”文化的核心價值在于最大限度地體現中華民族對物質和精神文明的雙重追求。從體系角度看,“福”文化應該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但從哲學角度看,“福”文化則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
關鍵詞:恭親王府;文化展覽;福文化隨著中國幾千年歷史文明的變遷與發展,“福”文化的內涵已經根植于人們的心靈深處,演變成了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及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素有“萬福之園”美稱的恭王府處處可見“福”文化的蹤跡,恭王府不僅是一所保存完整的傳統王府建筑,更是一套充滿文化意義的意象系統,建筑中大量的運用象征福氣與富貴的吉祥符號,無論是細微的裝飾、圖樣,或大型的構件與量體,都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象征意義。因此,恭王府對于“福”文化的研究也愈來愈顯得尤為重要,在滿足大眾化的祈福需求和“福”文化研究方面有責無旁貸的責任。
恭王府是北京文化旅游的一顆明珠,同時也是國家級王府文化的專業博物館,它是清代王府的代表,是清代政治制度、社會生活、歷史事件、文化載體的見證,它不僅僅是皇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是聯系皇家文化與民俗文化的交匯融合的重要紐帶。恭王府自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不斷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聲譽優勢、人脈優勢和園林優勢開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動,使得這座承載著歷史風霜,積淀著豐富文化內涵的清代王府逐步成為弘揚國粹藝術、展示優秀傳統文化、體驗民俗風情的重要窗口,進而成為中國王府文化研究的中心。眾多文化元素的交融使得它的文化內涵極為豐富,而這一切交融的共同點都離不開一個“福”字,因而,舉辦“福”文化展覽,推進恭王府“福”文化的研究,展示和發掘“福”文化與大眾、與王府、與宮廷的血脈關系,對于我們更加深入的研究王府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福文化”作為恭王府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命題和核心精神,在民眾心中有著廣泛的基礎和深厚的淵源,人們對于“福”有傳統、有觀念、有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人們對生活所追求的一種安定富樂的心態,寄托了人民美好的精神愿望。因此,福文化、福信仰已經根植于人們的心靈深處,演變成了中華民族的生活觀念及傳統文化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為恭王府的“福”文化展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恭王府福文化展覽,旨在從中國“福”文化的研究入手,順應游客與“福”文化的親近關系,利用“福”文化在廣大群眾心目中的地位,按照文化產業的規律,促進恭王府“福”文化產品的研究和開發,挖掘“福”文化內涵,增加旅游項目,提高游覽品味,豐富參觀內容,從而進一步擴大恭王府的社會影響,以適應新時期不斷發展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然而,目前展覽尚處在籌備階段,總體劃分為福文化溯源,福文化內涵,福文化與民俗,福文化與信仰,福文化與恭王府及結語六大部分。
首先,就展覽總體內容而言,需要廣泛搜集與“福”有關的展品實物、照片和相關的展覽文字內容等,并且多吸納專家意見和建議,在學術理論指導下,發揮恭王府自身人員、資源優勢,開展“福”文化研究課題,更好地反映和體現展覽的學術性和文化內涵。展覽還可以利用傳統民間藝術的表現形式,增強展覽內容的趣味性,使展覽內容貼近群眾生活,與觀者形成共鳴。
其次,展覽還要充分考慮到觀者的接受能力,以“人”為出發點,注重人和展覽環境的交融,展覽和受眾之間的互動激發關系。因此,“福”文化展可以圍繞著以下因素展開:展品獨特、形式新穎、內容豐富、互動有趣、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在展示空間中,要注意營造強烈而獨特的展示環境氛圍,充分利用多媒體互動、信息技術等手段,順應游客與“福”文化的親近關系,加強展覽的觀者互動環節,利用“福”文化在廣大群眾心目中的地位,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民俗信仰影響人們的情感和觀念,給觀者心目中留下鮮明的感受和強烈印象。
再次,“福”文化展既要考慮到作為常設展覽的內容更新問題,又要兼顧作為巡展的相關問題,可以在全國各地舉辦福文化的邀請展或對外文化交流展,借展覽激發全世界對“福”文化的思考、對中華文化的關注和對中西方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探索,更好的宣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遺產,廣泛地展示“福”文化,有效地開發“福”文化,擴大恭王府在國內、國際上的影響力。
總之,恭王府的“福”文化展覽,必將促使我們更加深入的挖掘福文化的實質和本源,探索王府文化內涵,這對于促進具有恭王府特色的旅游文化及文化產業的發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優秀文化遺產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