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盈的雪花在風中飄蕩,匯成一片優雅的流動的白。這種情景,我這愛雪的北方人來到南通后卻不常看見。幸運的是,秋冬之交,這里的蘿藦似雪的芯兒就成了我心中的精靈,彌補了我內心小小的缺憾。
早在入秋的時候,我有空就在長有蘿藦的地方盯著她看。她穿著綠衣服慢慢地變胖,似乎一點也不想有個好身材,腰圍越來越粗。我則一陣竊喜:“好哩,越胖肚子里越有貨,我到時可以吹得越多。”那一個個蘿藦的子房就像綠紡錘似的,包著我滿滿的美夢。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湊上去,用拇指和食指對捏,仿佛感到軟綿綿的夢就捏在兩指間了。不好,捏疼她了吧,我指頭上綠色的汁可是她的血?我張大的鼻孔循著那淡淡的清香靠近手指尖兒。哪有這么香的血,我安慰自己……
入冬了,一個個“紡錘”枯黃了,中間裂了開來,這時蘿藦種子如釋重負一般匆匆飛了出來。她們是雪的姐妹,在這枯燥的冬日里盡情舞蹈。風中緩緩飄蕩的一朵朵蘿藦,就像一張張白色的降落傘,那掛著的黑色種子就像一個個跳傘的健兒。她們叫著,笑著,在傘下盡情展現自己優雅的身姿。
我喜歡屋后的那片田野,田間有個方塘,塘邊的樹枝上纏繞著幾條藤的蘿藦。蘿藦一熟,方塘邊就有了我的身影。我站在風里,捏起一小把蘿藦的“子民”,笑著將她們拋到空中,待朵朵“白花”隨風遠去的時候,我出神地望著天空,陶醉在這寧靜淡遠之中。我常常一把又一把地拋著,看她們穿房過戶,輕舞飛揚,越飛越高,直到化為白云的裙角。望著望著,我的脖子不禁酸了,冷風掃著我的臉,我才悻悻而歸。
我是如此的愛蘿藦,母親在冬日里為我洗衣服時,常常從我的上衣口袋里掏出幾只蘿果。她每一次都無奈地笑道:“達爾文小時候經常在衣袋里裝昆蟲,長大后成為生物學家,你在口袋里裝蘿藦能成為什么‘家’?”
我笑笑。成為終日忙碌的什么“家”?我才沒多想呢!我只想像蘿藦一樣自由而上,擁抱藍天。
(蘿藦,多年生草本纏繞植物。種子呈扁卵形,邊緣成翅狀,上端生著多根白色絹絲狀絨毛。——編者注)
點評:作者以細膩生動的筆法,描繪了秋冬季節蘿藦的生長姿態以及自己欣賞蘿藦時的動作、心理。豐富的想象,優美的表達,展示了蘿藦的青春美與成熟美。結尾非常巧妙,一個小插曲就讓本文追求自由、樂觀向上的主題水到渠成。如果能將蘿藦的“飄飛”寫得再飽滿、詩意一點,文章就更顯厚重了。
(指導教師:高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