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中學高三年級學生李海捷所經歷的人生磨難,遠非一般人所能想象:4歲時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血友病;小學四年級時不幸遭遇車禍,在最活潑好動的年紀只能與輪椅為伴;六年級的時候又被一輛汽車撞傷了左腳。李海捷時時經受著病痛的折磨,這樣的身體狀況使得他每學期都要缺大約三分之一的課。過多的苦難,并沒有壓垮這個堅強又愛笑的孩子,他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落下,而且還一路領先,并在2014年通過了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他成功地把所遭受的苦難變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讓人們驚嘆,繼而由衷地發出贊嘆。
只有充滿陽光,才能照亮世界
當問及李海捷面對病痛的態度時,他的父親、班主任和同學不約而同地給出了類似的答案,“心態好,不孤獨”“性格陽光”。這些出人意料的回答讓記者剛開始略顯沉重的心情得到緩解,并越發被這個少年的故事所吸引。
李海捷是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在年紀還小的時候,他就獨自上學,甚至還會自己做飯。那時候,李海捷的家里開了一個小店,他經常會在午飯后去幫父母看店。學習上,李海捷從來不多讓父母操心,努力減輕父母的壓力。出車禍之后,因為再也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自由地奔跑,每天只能在有限的范圍內活動,李海捷也曾一度沮喪。但面對傷心的父母,懂事而堅強的他沒有選擇繼續蜷縮在傷痛的陰霾下,反而安慰流淚的父母,希望父母能微笑著面對現實。
雖然身體狀況不是很好,但是每當上學時,李海捷總是非常高興,并且始終以一種自信、開朗的面貌出現在大家面前。
李海捷面對困境時所展現的自信、堅韌、陽光的態度,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和友誼,他成了班里人緣兒最好的學生。下課時間,總有一群同學圍在李海捷身邊問問題或者幫忙什么的。在班級換座位的時候,同學們搶著和李海捷坐在一起。
整個班級的學習氛圍都被李海捷自強不息的精神帶動了起來,他成了大家的榜樣。“李海捷深受病痛折磨卻依然奮力前行,而我們的身體那么好,應該比他做得更好才是。”在這種“競爭”中,同學們爭先恐后,力爭上游,整個班級迸發出一種春草一般的勃勃生機。
史鐵生曾說:“命運也,休論公道。”人世間,不幸和幸運一樣,都要有人去承擔。面對生活的打擊,李海捷沒有選擇抱怨,沒有選擇停滯不前,而是用充滿陽光的微笑驅散了頭頂的烏云。正如網絡上的正能量傳播者程浩所說:“真正牛的,不是那些可以隨口拿來夸耀的事跡,而是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微笑的凡人。”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李海捷喜歡下象棋,并且小時候就表現出了很高的天分。他4歲學棋,學了還不到1個月,就敢跑到講臺上給其他小朋友“上課”。等到上小學時,父親已經不是李海捷的對手了,于是他經常跑到外面和其他大人下棋。李海捷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就像有一雙“透視眼”,他可以識別反扣在桌子上的象棋是“馬”還是“卒”。父親很好奇,問他是怎么做到的,李海捷自豪地說是通過記憶象棋背面的紋理來確定的。這樣的本領,不僅說明李海捷有著非同一般的觀察力,還擁有超強的記憶力。
雖然李海捷很聰明,但是他所取得的成績更得益于他艱苦的付出與不懈的堅持。由于身體不好,免疫力差,每當遇到風雨天或者特別寒冷的天氣,身體的疼痛就導致李海捷無法正常上課,一學期他大約會缺三分之一的課。面對這種情況,李海捷只能利用有限的時間來彌補。在學校時,李海捷抓住一切機會將老師講過的知識進行梳理,不會的地方主動向老師及同學請教。工夫不負有心人,從初中到高中,李海捷的成績每次都在年級名列前茅,在揚州市的高三統考中,他還獲得了全市第二名。
天道酬勤,李海捷和所有勇于追求夢想的人一樣,在攀登高峰的路上灑下汗水,并且默默堅持,風雨兼程, 終有一天,他們會觸碰到美麗的夢想的翅膀。
未來——為我而來
為了更好地照顧兒子,李海捷的父母雙雙辭掉了工作。一家人有了更多相守在一起的時間。父親時常在課間休息時推著李海捷在教室的走廊上轉轉、看看。晚自習之后,一家人有時也會一起在校園中轉一圈,聊一聊。日子平淡,卻自有一種樸實的幸福。
面對父母的付出和操勞,李海捷的心中有無限的感激。
李海捷顯然已經為自己設想了新的生活。自小,他的心里就有一個“清華夢”,通過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之后,他的“清華夢”終于破繭成蝶!遙想大學生活,李海捷希望可以在大學里讀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生物化學。自小愛讀書的他還向母親提出想在高考后花1000塊錢買書,他渴望讀書,渴望閱讀精彩的大千世界。
同時,李海捷希望能夠繼續進行康復訓練,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擺脫輪椅,重新站起來。
而父母的愿望則相對簡單得多。面對不可預知的未來,李海捷的爸爸媽媽心里難免有些忐忑,他們只是希望李海捷能夠走出家門,希望學校和社會可以接納他。當然,他們也希望李海捷能夠自食其力。
談到未來時,李海捷總是兩眼放光,神采奕奕。未來是美好的,給困境中的人以安慰、希望。
無論怎樣,父母的關愛總是李海捷不斷前行的動力和信心。我們相信他的陽光和自信一定可以驅散籠罩在命運上空的烏云,而他的堅強與付出也一定會讓他走得更穩、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