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艾城(Edmonton,又譯埃德蒙頓,加拿大城市)快一年了,最愛的就是圖書館了。加拿大政府機構辦事效率之低,拖拖拉拉,條理不清,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有人戲稱為“資本主義大鍋飯”。但圖書館卻十分可親可近、體貼入微,深得我心,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每當瞥見市立圖書館的標志,總會高高興興在心里大叫一聲:我愛圖書館!
我愛圖書館的理由之一:想借多少借多少
第一次去借書的時候,驚見別人一借都是小山似的一堆書或裝了大半只購物籃的十幾、二十盤錄像帶,暗暗嘀咕,莫非人家都是金卡用戶么?后來更驚訝地發現,所有讀者一律平等, 每張卡能借40件東西呢。大概這就體現了人口少的好處,人均占用資源量就高嘛。
因為人們愛看書,這兒的圖書館“生意”頗為紅火。老頭兒、老太太自個兒走路還一搖三晃,卻樂此不疲地提著自備大布袋把書搬來又搬去。年輕點的,喜歡借錄像帶和CD唱片, 譬如我,也總是扛著購物籃(圖書館提供)像收割機似的不假思索地從架上狂取。感覺很痛快。
借書容易,還書更容易。任何借品,就近“扔”到任何一家社區圖書館都行,大可不必非跑到當初借出的那家不可。說是“扔”,真是扔,只要在門外,從特定的小窗口把借品投進去就好了。24小時隨便“扔”,不必等圖書館開門,不必等管理人員當面一一掃描歸位。對此 ,我曾無限提心吊膽過,據多年以來在國內的學校圖書館積累的“斗爭經驗”,那些趾高氣揚而漫不經心的阿姨大嬸們隨時有可能把我業已歸還的書籍弄得下落不明,賴一筆高額的丟失費 ,非得我親自再去跳上跳下地苦苦尋找回來。不過這里我很放心,借借還還了上百次,從沒弄錯過。
我愛圖書館的理由之二:舒服得想睡覺
初次走進圖書館,簡直有點賞心悅目。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是不用說了,美觀大方、方便實用的書桌坐椅,精心鋪陳的壁畫墻飾,都讓人感嘆那普通卻人性化的設計理念。
我這個貪圖舒服的人,一見那些款式優美、質地精良的皮沙發,真是喜不自禁,恨不能捧著本書在上面又躺又趴。事實上,我有兩次真的坐在那兒打起瞌睡了。結果兩次都被巡視的管理員叫醒,一次是關心我是不是OK,沒生病吧;另一次被公事公辦地教訓說圖書館內不允許睡覺。
看書久了,可以找臺電腦上上網,憑借書證號每天有一個小時免費。
渴了嗎?不必自帶飲料,找個fountain盡管喝個夠。這個叫“噴泉”的東西出現在各種公共場所的各個角落,用手按動彈性開關,可以喝的自來水便通過小噴嘴噴射出來,然后用嘴接住水柱就行,衛生方便。
餓了呢,圖書館是不管飯的,只好到外面吃個漢堡了。原則上是不準在館內吃東西的,但,吃點巧克力、kitkat、餅干,一般也沒人管。
夏天,冷氣開得很足,體質孱弱者最好帶件外套。冬日,室內溫暖如春,坐在一塵不染的落地大窗邊的書桌旁,偶爾抬頭望向窗外雪花飄飄,是不是有點心曠神怡?
我愛圖書館的理由之三:HOLD萬歲
什么叫HOLD呢?當初我也不懂,最早去圖書館,看見有一個角落,立著幾排書架,各類書籍、錄像帶、CD唱片大大小小、高高低低地雜放著,書脊上黏著的淺藍色紙片標記著號碼和字母。這是干什么呢?工作人員介紹說,這些東西都是被讀者HOLD的,那些藍紙上標記的是HOLD主人的借書證號和姓氏前四位字母,正等待領取呢。
你看,如果你對穿梭于如林羅立的書架間搜尋感到頭痛,而要借的書恰恰在離你家最遠的那幾個社區圖書館里,偏偏想借的書不幸已被借走,不得不排隊守候,那么你大可以加入HOLD大軍,就坐在家里,24小時不受限制,上網,登錄圖書館的主頁,查到感興趣的東西,直接下個定單,指定你想去哪個社區圖書館拿,就大功告成了。
第一次采取HOLD行動,我還惶恐不安:誰知人家會不會理睬我、究竟要等多久……才過沒幾天,接到一個古怪的電話,通知說你在圖書館HOLD的書到了,7天之內去拿吧。說古怪是因為電話那頭的聲音十分呆板、愣頭愣腦的——原來這種通知電話全部都是由機器自動處理的。
自從發現了此項服務,我就熱愛上了HOLD,經常上網檢索一下,柯布西耶的著作,奧黛麗、老杰克·尼克爾森的片子,史蒂芬·金的小說,等等。有的沒的HOLD一下,一次容許HOLD 25 項呢。時辰一到,蹩進離家最近的社區圖書館里,稀里嘩啦裝進書包背回來就是,輕松省力,甭提多方便了。
愛上圖書館多半是因為愛讀書。但這里的圖書館不僅有志于給愛讀書的人提供最大方便,似乎更有美好的愿望吸引不怎么愛讀書、怕麻煩不讀書的人也來轉轉。
它真可愛,如此想要討你歡心,讓你愛上它,然后茶余飯后、八小時之外時不時想起它、念著它,來看書吧,來借書吧!
(選自《少女》 2004年第4期,本刊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