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金圓桌論壇”的主題是“新常態·新治理·新機遇”。我個人認為,要準確理解新常態的本質需把握好三個“一點”。一是“穩一點”,即我國經濟增速回歸當下,將從“撕裂發展”轉向“理性發展”,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今后經濟增速將在相當長時間內保持在7%左右。二是“優一點”,主要表現為經濟結構的升級換代,第三產業逐步取代第二產業成為產業主體,消費需求逐步成為需求主體,換言之,就是從不計成本、代價、后果的粗放型發展轉向注重成本、價值、長遠的發展。三是“破一點”,凡事無破不立,新常態的“破”就是要打破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轉而“立”為創新驅動,今后的經濟發展將更加注重技術創新的推動力量。
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換檔的預期已成共識,中央政策思路也在不斷適應和清晰,將不再實施大規模刺激,容忍結構改革的陣痛,推動改革和創新,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在此背景下,2015年的經濟增速目標再度下調已是大概率的事件。企業如何面對新常態?企業的新常態的特征是“暴利”時代漸行漸遠,“微利”時代已經來臨,“合利”將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常態,這可以說是企業面對新常態的難局。傳統的依靠勞動力成本和資源投入獲得“暴利”的時代已經結束,企業將主要依靠信息、知識和技術等新要素,依靠技術、管理創新獲得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以獲取利潤。面對新常態,企業要想得深、看得懂、抓得住,練好“內功”、強身健體,加快轉型升級的步伐。
如今,我們正處在“舊常態”向“新常態”過渡的關鍵時期,企業避不開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陣痛。所幸,張江高科是一家承載創新、服務于創新、使命于加速創新的企業,新常態對于張江高科的改革和發展來說,將是千載難逢的機遇。
創新方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張江高科今年推出了B2B合伙人模式。這個模式是指產業運營服務商與產業企業之間如合伙人般攜手共同成長的原則,區別于一般地產行業習慣的以快周轉實現地產的一次性交易獲利——偽產業地產以產業之名行地產之實,B2B合伙人模式將產業地產回歸到以地產的空間作為產業發展的載體,首先為入駐企業提供適應其產業屬性和成長階段的物理空間,之后在企業發展不同階段中持續提供其所需的融資服務、政策申請、產業上下游對接整合、戰略選擇、引進戰略投資者、上市募資等,提供全方位、全階段的服務,并通過園區這一高科技行業的聚合平臺,促成高科技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目標是實現產業的升級和發展,促進產業鏈的融合集聚,以產業空間、產業投資和產業集聚來實現與產業客戶的共贏,以產業的繁榮來實現張江高科的持續獲益并最終提升整體效益。
B2B模式是張江高科在深耕產業園區運營近二十年后,總結的與產業客戶之間的攜手共進的長期合作關系。我們認為,作為產業運營服務商,最基本的任務是為產業客戶提供基于產業的定制化空間產品和配套服務,更重要的是推出專業的產業集成服務。
展望2015年,我國的工業經濟、房地產行業仍處于嚴峻狀態,行業總體需求仍將偏弱,行業發展將維持“平穩”的主基調。而張江高科將實踐從“產業地產商”向“科學園區功能商”的轉型升級。
公司治理沒有“最好”但有“更好”,張江高科愿意在這方面不斷探索,為中國的證券市場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公司治理方面,張江高科2015年將著重體現兩個方面的新變化。一是建立經營層市場化對標考核機制,探索任期考核結果直接影響高管續聘的用人機制。通過制定公司經營層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實現經營業績與經營層和員工薪酬掛鉤。二是通過設立地產基金和產業投資基金等舉措,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通過引入市場的力量、社會的力量和資本的力量,破解國企傳統的思維方式和經營模式。
上市公司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始終追求創新和卓越,而上市公司的領導者是公司的靈魂人物,只有領導者的思維保持了在市場的最前沿,上市公司才有希望。我愿意跟大家分享的是:從容面對新常態,擁抱變化,讓你的思維隨市場發展一起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