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論道
“一個企業家要有點使命感,真不能為了錢。我老說掙大錢的訣竅就是你為理想而干,為信念而干,把錢當作副產品。老盯著錢掙不著大錢的。”
——漢能集團董事長李河君
“在互聯網時代前的傳統工業,廠商經常耗資數億在電視上做廣告,但是無法確定廣告會讓多少消費者了解并購買你的產品。我們進行了詳細的市場調研,而非盲目做廣告,如果你的產品真的很好,他自然會深入人心,口耳相傳的效果比任何廣告都要好。在互聯網時代,消息的傳播速度更加迅速,我們致力于將產品做到最好,用戶在像微博等各種平臺贊揚我們的產品,自然也就會有更多人知道小米手機。”
——小米公司總裁林斌
“隨著時間推移,我驚奇地意識到,要讓整個團隊都保持超級雄心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大多數人接受的教育并非‘登月式’思考。他們傾向于認為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不是去基于真實世界去思考并計算什么是真的有可能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花了很大精力為谷歌招聘獨立思考者、以及設定宏偉目標的緣故。如果你招到了正確的人,擁有足夠大的夢想,你通常就能實現目標。即便你失敗了,你也可能學到一些重要的東西。”
——谷歌創始人、CEO佩奇
“(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是一名非常優秀、積極向上的經營者,我非常尊敬他,日本企業容易前怕狼后怕虎,擔心的事情特別多,但是他總能夠積極向前看。松下已經形成共識,企業經營最重要的是速度,要有執行力,也一定是要有速度的執行力才行。正因為特斯拉積極向前的態度和行動力,許多汽車廠商沒辦法趕上。如果松下出現馬斯克這樣具有卓越執行力的人員,不管年輕或者年長,我一定會積極支持、重點培養。”
——松下電器社長津賀一宏
“我有時候陷入滑稽。但是別人把它當成中國式幽默,其實是一種荒誕,真正的幽默是智慧和自信的自然流露。滑稽是什么呢?是作賤自己讓別人高興,取悅別人。其實我都不是講段子,我是用一些人們通俗的事情,來解說一些很復雜的事,或者很曲折縈回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
“總部干什么?以前我有一個想法,我們干得越少越好,萬科進入千億的時候我把總部減了40%多的人,我就怕頭大,身子小,現在流行瘦臉、頭小才可愛,所以分支機構我們要紛紛地授權給他們。總部就做總部該做的事情,總部臉可以瘦,但是腦子要大,要想問題,看未來,要往業務上靠。明年開始四個區域總部不再是總部派出的管理機構了,變成了事業部了,也就意味著總部將更充分地授權區域一線做事情。”
——萬科總裁郁亮
“業績導向、利益激勵結構——當團隊還小時,創業者必須要有一個基于3年、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激勵機制,這是非常必要的。在無永動機制的情況下想要留下人才很困難,回報對于團隊來講是凝聚精神的關鍵。所以,領導人心態很重要,必須讓員工感受到他的所有貢獻并非徒勞。另一方面,投資人和基金要求也很苛刻,創始人需在業務間有所取舍與選擇。總之,無論對內還是對外,考慮激勵機制的建立,都有很多深層次的意義……有質量的董事會是無價資產——很多創業朋友覺得董事會不重要,但創業如同滾雪球,后來投資者會閱盡你的歷史。不要推開董事會能為公司貢獻的能量,要善于選擇,而對投資人的選擇就是對人的投資。未來,帶來的資源應是超越董事會給你的限制。”
——銀泰資本合伙人郭佳
“其實所謂的商業天賦說到底是你用什么樣的方式去經營你自己的投資。從我第一家餐廳就有合作的精神,而且是真合作。當時我不懂管理,也不會炒菜,認識了這么一個人,他在這個行業已經做了十幾年,很有能力,很專業。我說這樣,你幫我管這個店,我給你50%的利潤。因為我一算賬,我自己做,可能20%都賺不來,他開心死了,不投資,直接拿50%的利潤。合作當中一定會有問題,但對于我來講,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雖然他不是我的朋友,他也可能未來不會成為我的朋友,但工作上的合作,我是信任他的。當然合作就要有合作的態度,他也犯了很多錯誤,甚至這種錯誤別人不可原諒,我都可以接受。”
——StarVC創始人、演員任泉
治理前沿
“以我國A 股上市公司2005-2012 年的數據為樣本,研究結果表明,管理層的權力強度與企業的投資水平顯著正相關,這一點在民營企業體現得更為明顯。而管理層權力持續性與企業投資水平的關系并不顯著。”
——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盧馨
“《北京市深化市屬國資國企改革指導意見》提出,要重點推動一級企業的股權多元化。把母公司保留為國有獨資企業,即使下級企業改制為混合所有制企業,實際上也相當于下水游泳的人還留一只抓岸的手,這是游不遠也游不好的,國有資本的配置、國有企業的運營在整體上還是無法真正實現真正的市場化,現代企業制度和規范公司治理根本談不上。因此,下一步國資國企改革要有所突破,必須要推進一級企業的產權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文魁
金建平“懺悔錄”
(天津市燃氣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金建平涉嫌貪污公款3600余萬元,受賄400余萬元)
“單純重視業務,不注重日常的學習和自覺的思想改造。這些年盡管也以不同形式參加學習,但是從心里沒有真正學進去,有時也只是走形式、擺樣子,從而造成思想空虛,消極腐敗思想乘虛而入。自己總覺得只要把集團業務干好了,事業穩定發展,就能一俊遮百丑。”
“驕傲自滿,過度看重自己在事業發展中的貢獻。應該說,這些年燃氣事業確實實現了快速發展,但這是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社會進步發展和集團萬名職工共同奮斗的結果,自己只是一名參與者。但是自己卻放大了自己在其中的作用,總覺得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再加上這些年與央企、港澳企業接觸,覺得付出的差不多,收入卻十分懸殊,產生了心理上的不平衡,這也是自己走向犯罪的原因之一。”
“這些年,自己很少學習廉政方面的黨紀黨規,對法制的觀念也十分淡薄,沒有真正做到學法、懂法、用法。對發生的腐敗案件也很少重視,總覺得那是別人的事。如果自己能以他們為鏡,把組織的提醒真正重視起來,改邪歸正,懸崖勒馬,也不會在犯罪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從客觀上說,要切實加強對一把手的監督,把權力關進籠子。通過加強制度建設,使一把手的權力在正確的程序中行使。另外,切實搞好重要崗位領導干部的定期交流,防止人熟、事熟,個人的行為得不到有效約束,造成濫用職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