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中國資本市場正處于快速成長中的上升通道,一輪輪資本的狂歡,成為醒目的時代印記。然而,成長的盛宴之下,并不能完全掩蓋中國資本市場面臨的危機,接踵而至的丑聞,讓中國資本市場的魅力大減,公信力受損,被投資者認為是典型的投機性市場。
使命
事實證明,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僅僅有硬件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軟件的支撐。
中國資本市場的信任危機,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治理的危機,上市公司缺乏信托責任,公司治理機制存在嚴重缺陷,導致投資者利益嚴重受損。而解決這一問題的要點,即在于完善上市公司的內外部治理。
美國安然事件及其后續的一系列發酵而來的事件,暴露了西方國家也存在公司治理危機。一輪世界性的反思率先在西方國家展開,市場監管者重拳出擊,重申公司治理的重要性。這對處于茫然狀態中的中國資本市場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由此也堅定了市場參與者構建完善的公司治理機制的決心,并基于中國社會的環境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公司治理文化。
2003年召開的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國企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同年,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立,將推進國有企業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推動國有經濟結構和布局的戰略性調整作為首要使命。董事會制度是國企改革的生命線,一場董事會制度變革將出現在神州大地上。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04年10月,在南京市傅厚崗的一棟二層小樓里,一本全新理念的專業化財經期刊誕生了。這批充滿熱血的傳媒人,身懷傳播公司治理理念的神圣使命感,決心創辦一本中國本土化的公司治理專業期刊,以促進中國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為己任。
特色
《董事會》,堅持差異化競爭的戰略,秉持既定的辦刊理念,恪守準確的內容定位,以全球的視野和專業的精神,審視中國公司治理和董事會建設的問題,并最終形成自身獨有的競爭優勢。
公司治理的研究創新已成了全球的熱點和前沿的問題,盡管我國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中國如何借西方國家的經驗,建立適合中國的治理模式,學界、商界、政府都在探索。《董事會》緊緊圍繞企業治理實踐、董事會制度建設、治理思想前沿等做文章,使刊物與其他財經期刊相比,形成了差異化的特色。從2005年起,國資委在中央企業中全面推行董事會制度試點并逐步推廣到所有國有企業,這為《董事會》的發展提供了極佳的市場環境和機會。
這份承載著媒體人理想主義情懷,旨在促進中國公司治理規范和董事會運作效率提高的期刊,在中國眾多財經期刊中形成鮮明的特色和獨有的魅力。
愿景
《董事會》創刊十年來,始終堅持準確的讀者定位和內容定位,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力。先后獲得“無線互聯網在線期刊——優秀期刊三十佳”,“中文期刊網絡傳播原貌版閱讀TOP100期刊”,“TOP100APP”,“最受關注百強期刊”等榮譽。雜志發行已覆蓋中國商界高端人群。電子版已銷往到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
面對新媒體的挑戰,《董事會》較早地實施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目前已經形成以《董事會網》、《董事會》ipad電子雜志、手機雜志、《董事會》官方微博、《董事會》官方微信并延伸到中國公司治理數據庫等綜合化的數字媒體綜合體。2013年7月,《董事會》雜志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數字出版轉型示范單位”。
偉大的公司需要偉大的董事會!偉大的董事會必將締造偉大的公司。《董事會》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中國公司治理權威的、最具影響力的內容提供商和信息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