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新興市場的企業以效率與廉價占據市場份額,大多數價值都被外包貼牌的品牌企業所占據,這樣的生存發展模式不可持續,下一階段,品牌才是價值創造的關鍵。
研究顯示,全球著名品牌中只有四個來自亞洲,其中三個是日本的傳統品牌,一個來自韓國:索尼、本田、豐田和三星。中國沒有一個品牌可以躋身這一序列。但是考慮到亞洲的經濟實力與經濟規模,未來,其必將建設很多主導世界的全球品牌。
為何現在亞洲公司的品牌如此弱勢?
首先,亞洲企業偏好多元化經營,這些業務甚至幾乎沒有重疊性。企業更加重視貿易而非品牌,更加關注收入而非利潤。公司很難制定明確的差異化的品牌戰略,顧全所有業務條線的需求。
其次,亞洲企業以中小企業和家庭企業為主,管理團隊比較傾向于獲取短期利益,這與品牌建設的長期性要求相悖。
第三,亞洲的仿造行為嚴重,又缺乏規范的法律制約,很難激發企業的品牌塑造熱情。
當然,最重要的依然是董事會和CEO的認識與態度,沒有自上而下的長期品牌戰略,就不可能建設出優質的品牌。
事實上,建立品牌是一項投資活動,就像其他商業活動一樣,應該能產生投資回報和股東價值。然而,大多數亞洲公司仍然單純地視建立品牌為做廣告或者商標設計,卻忽視了建立品牌對公司整體的要求,包括結構、目標、態度和董事會的愿景。管理者不能把建設品牌作為經營活動的一個附屬品,而要給予足夠重視,將其滲透入全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