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復習課是小學英語課的重要課型。小學英語復習課要避免進行“炒冷飯”的誤區,要善于從復習目標、復習情境、復習習題三個方面進行優化,準確把握復習目標是關鍵,有效創設情境是重點,巧妙設計復習習題是保障。
[關鍵詞]小學英語;有效復習
復習是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孔子的教育理念中就指出通過復習舊知可以獲得新知,人的記憶規律也表明,復習是實現長遠記憶的關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應重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但是對復習課的教學研究卻很少。新課改以來,廣大教師對于課堂教學的研究明顯增加了,但往往把重點放在新課的教學上,而復習課則相對來說被忽視了。小學英語課堂更是如此,教師在復習環節不重視教學形式、教學手段,大多采用“炒冷飯”的辦法。在這樣的復習課堂上,學生缺乏新鮮感,學習興趣沒有受到有效的重視,大大制約了復習效率的提高。那么,應該如何提高小學英語復習課的教學效率呢?
一、準確把握復習目標是關鍵
新授課需要確定科學的三維教學目標,同樣,復習課的教學目標也是重要的。在設計復習課的教學目標時,不能只是盲目地將所學內容進行重復,必須是建立在掌握學生情況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查漏補缺,將所學知識構建成一個系統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有效地鞏固所學知識。
例如,筆者在設計《4B Unit 5》的單元復習目標時,是這樣做的:(1)掌握本單元所學新單詞,學會Who’s that...?句型和Are you...?句型,懂得with和in的使用方法,知道通過動詞加er或r構成職業單詞。(2)組織學生開展相互介紹的活動,將單詞的復習和句型的復習置于學生的活動之中,通過這樣的活動,既鞏固知識目標,又提高語言應用能力。(3)培養學生開口說的興趣,養成在日常交往中使用英語的習慣。
二、有效創設復習情境是重點
復習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將所學的大量單詞、句型有效地進行記憶,并能在實踐中應用。根據記憶規律,人們只會對有意義的東西形成有效的、長久的記憶。這樣,在復習課的教學設計中,需要教師對一單元的知識進行重新整合,創設一個有意義的教學情境,將知識點整合到這樣的教學情境之中,構建起一個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的復習鏈。
例如,在《4B Unit 5》的復習課中,筆者梳理了前面學到的單詞和句型,根據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情景,設計了一個角色扮演活動,在活動中介紹遇到的新朋友,將相應的句型、單詞、職業介紹等都置于活動之中,讓他們在反復的活動中,落實復習目標。
事先讓學生準備角色扮演活動的相應道具,活動開始,請幾位同學帶著道具到臺上活動。活動開始,“Look. Who’s that boy?”“He’s a student.”“Hello, nice to meet you.”“How old are you?”“I am...”“Who’s the man with...?”“He’s our English teacher.”接著,學生分小組,參照這樣的活動,自行組織介紹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根據活動中主角的衣著特征或者外表特征,學會單詞with和in的用法,又根據er或r的用法,介紹教師、司機、作家、營業員等職業。然后,根據語境的實際需要,學會使用疑問句、肯定句等。
在這一活動情景中,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由于需要完成相應的會話,促使他們不斷去應用學到的單詞、句型等。在交流過程中,即使有個別同學對一些單詞或句型使用得不準確,但是在學生之間形成了互幫互助,實現了共同提高。
三、巧妙設計復習習題是保障
語言學習是一個聽、說、讀、寫的過程,學生學習英語不僅要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這樣的能力培養也是在聽說讀寫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在英語復習環節,教師還需要增加相應的書面練習,既鍛煉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提高對所學知識掌握的程度,同時也可以在書面練習中獲得必要的學生反饋,為自己進行教學調整提供信息。教師設計的練習形式要多樣化,可以是課堂當場完成,即時反饋,也可以是課后練習。教師還要關注學生學習上的差異性,設計分層性的練習,照顧不同學生的需要。
總之,小學英語是學生的起步階段,是打基礎的時候,在這一階段中,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單詞量和常見的句型。但是由于是非母語教學,學生日常使用的機會并不多,因此,特別需要通過復習的環節,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的效率。作為英語教師,需要探究符合學生特點的復習方法,創設高效的小學英語復習課。
責任編輯 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