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將布魯納“結構主義教學論”的精髓運用于構建初中化學教學中,構造個性化教學,能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藝術和才華。讓全體學生都積極投入學習中,構建趣味課堂,培養學習興趣,通過合理評價,激勵學生進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結構主義;化學教學;個性化
杰羅姆·西摩·布魯納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其“結構主義教學論”對基礎教學改革實踐產生深刻的影響。布魯納運用了系統方法論解釋人的學習心理活動,揭示教學原理,設計課堂教學,構筑教學理論等。布魯納認為,任何學科的內容都可以用更為經濟的、富有活力的簡約方式表達出來。
將“結構主義”理論運用于初中化學的個性化教學中,可以改變傳統知識傳授模式。
一、化學啟蒙,貴在趣味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活潑好動,有一定的形象思維,處于抽象思維逐步養成期,對新生事物有興奮性和好奇性,但又缺乏耐心,害怕深層思維的訓練。九年級才開始化學課程的學習,因而“化學啟蒙”責任重大,教師的教學行為可能引發學生對化學課程的好惡。教師在教學啟蒙時,如能充滿趣味活力,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知識的豐富及對生活、科研的實用性,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才不至于因增加了一門全新課程而感到有壓力和厭煩,從而對化學世界充滿期待,對化學知識學習充滿熱情。有些教師在上化學文本的前言時,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沒有新意,還有少數教師干脆一帶而過。從某個角度來說,初中化學啟蒙的失敗,意味學生對化學課程學習的失敗,學生的化學成績也就不可能達到教師的期望值。有許多名師在化學啟蒙教學中,獨具個性化的教學深深感染了學生,化學知識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如教師在前言課表演“水中生火實驗”,溶解結冰”實驗,“酸、堿指示劑的變色”魔術,或者帶領學生到化工廠看化工流程——黑煤炭“神奇”變為各種生產日用品,這些無不為學生打開了奇妙的化學之門。或許從化學啟蒙那一刻,一些學生已立志學好化學知識,長大后成為一個化學工作者,這樣的化學啟蒙教育為未來的化學工程師、材料專家、合成工藝創新者打開了希望之門。
二、課堂學習,重在學生參與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心理現象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兩方面,前者主要指感覺、知覺、知識、思維、想象等心理活動,是心理的認知系統,后者指動機、興趣、信念等,即心理的動力系統。課堂教學藝術關鍵在于師生在認知系統和動力系統得到有機結合,這就要求教師的個性化課堂有特點,有新意,能牢牢吸引全體學生的注意,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而不是被動地記錄與死記硬背知識點,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和才能;科學設問,促進學生發展;開展課堂探究,培養合作精神。
三、合理評價,激勵學生進步
初中化學的學習效果評價的常用方式是作業評價,教師用“√”與“×”來判定練習題解答的對與錯;考試成績,學生得到簡單的評判分數;課堂評價,多以教師口頭點評為主,“好”“怎么回事”“這么簡答的問題都不會回答”等等,可以說不論何種方式的評價,都只是對結果的評價,顯得冰冷,甚至粗暴,不利于通過評價激勵學生的進步。
1.評價應貫徹在學習的整個過程。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應密切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動態和能力培養。課后作業不能只是“√”與“×”,應指出學生的進步與不足,并從知識水平、能力提高、知識運用等方面及時給出評價。考試后應及時對學生提出合理化建議,教師應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學習中的進步與閃光點給予正確評價,指導學生揚長避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的進步。2.評價方式應多元化。初三化學是九年級新增的學科,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習態度都有區別,個性差異較大。教師的評價標準切忌千人一面,應當有針對性和發展性。3.評價體系的多樣性。傳統評價都是由教師單方面給出,這是不完整不科學的,要讓學生本人、家長、同班學生都參與到評價體系中。改變單一評價的片面性,使評價更合理。既要關注學生的自我總結和自主評價,還應及時聽取學生的評價及家長的建議,在此基礎上成立學生成長檔案。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