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備課在整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前導性作用,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不僅要參考、學習一些名師的優(yōu)秀教案,更要將備課的焦距對準學生實際,重點瞄準“新課導入”,內容要涵蓋“課堂全程”,并重視做好“課后總結”,這樣才能使小學數學的課堂越來越精彩。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備課;策略
教學中,有些教師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參照那些優(yōu)秀教案或備課手冊進行備課,但所備的教案到了課堂之上卻不能順利實施,起不到該有的教學效果。讓許多教師為之困擾。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年級階段也應當有著不同的備課策略和方法。
一、備課要針對學生實際
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之間的情況不一,因此在備課的方向和策略上也應當有所不同。教師備課時著眼的重點不應當是備課這個外在的形式,而是在參考優(yōu)秀教案進行備課的同時必須要結合自身以及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來進行相互結合。所以,教師在備課時,應當將備課的焦距對準自身以及學生的實際,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儲備以及學習的心理、習慣等了解清楚、分析清楚,在此基礎上才能設計出有針對性、有價值的教案。
如,在三年級上冊“可能性”的備課過程中,我們首先應當了解到教材在一年級下學期和二年級上學期、下學期均安排了“統(tǒng)計”的學習,并在二年級下學期還安排了“找規(guī)律”,學生對概率與統(tǒng)計方面的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其次,大多數學生對于猜想、實驗驗證等需要發(fā)揮想象力的學習方法也較為感興趣,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數學規(guī)律的認識還比較困難。在掌握了以上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備課,讓教學過程兼顧到所有的學生,才能達到備課應有的效果和目的。
二、備課的重點要瞄準“新課導入”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對于吸引和保持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來說,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是最為有效的辦法和手段。而精彩的新課導入,能讓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變得精彩起來,這樣就可以達到激發(fā)他們興趣的作用。因此,設計精彩的“新課導入”,是在備課時首先應當予以重點設計的部分。我們應當在把握學生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創(chuàng)設教學導入情境,讓學生在課程伊始就被課程內容所吸引。
三、備課的內容要涵蓋“課堂全程”
其實備課的過程也是教師統(tǒng)籌帷幄的過程。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確立具體的課時教學目標、教學方法就好比是“戰(zhàn)”前的籌劃和“盤中推演”,既要在此過程中明確教學目標這個”戰(zhàn)略目標”,又要布置好開展教學的“戰(zhàn)術手段”,兩者不可偏廢。首先,要把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作為備課中最為主要的工作,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班級的實際情況合理設定,而不是生搬硬套網絡上的備課手冊或者是優(yōu)秀教案。其次是要明確該課時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當一節(jié)課內需要串講幾個知識點時,需要在備課時就明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明確主次之分后就能更加科學地對40分鐘的課程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安排。再次是要安排合理的時間用于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即安排一定的課堂訓練時間,讓學生通過在課堂上的訓練加深對當節(jié)課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鞏固和強化對知識的記憶并最終形成能力。而所設計的課堂訓練要充分涵蓋當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難點,又要注意趣味性、生活性和差異性,確保既能體現學生當節(jié)課學習的效果又能反映出存在的不足和需要加強的部分。
四、備課的范圍要包括“課后總結”
有總結才有提高,備課工作也是一樣。我們的備課工作很難做到十全十美,總會因為一些新出現的或者被疏忽的問題打斷教學的節(jié)奏和安排,許多學生突如其來或靈機一現的提問也會讓原有的教學設計失去作用,而在教學之后對所備的教案以及教學過程進行反思,不但可以幫助教師把握備課的得失,更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和專業(yè)素質的提高和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之后,教師應當詳細地回顧教學的過程,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手段以及學生在課堂之上的表現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總結,對于出現紕漏的地方要考慮采取合適的補救措施,對于較為精彩的教學過程特別是一些即興發(fā)揮的教學靈感和精彩的師生對答要進行總結提升。對于學生突如其來的提問也要從整個數學教學的角度予以重視和總結,這樣才能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責任編輯 晴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