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豐富孩子們的體育活動內容,盡量給予孩子們廣闊的活動空間以及充裕的活動時間,激發孩子們對體育游戲的興趣,培養他們的規則意識,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體育游戲;規則意識;幼兒
幼兒的思維能力處于剛剛起步的發展狀態,接受外界的信息顯得稍慢,或者說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這就要求教師在幼兒們體育游戲之前將一些具體的規則仔細告訴幼兒,在游戲中遇到怎樣的情況應該怎樣做。例如,老鷹抓小雞一直是孩子們喜愛的游戲,但不能讓孩子們沒有規則地亂玩。教師應該在游戲開始前對孩子們講述清楚老鷹要盡力抓住小雞等等。這樣體育游戲才能正常開展,讓幼兒明白規則下的游戲才是更加有趣的。
一、合理劃分場地,明晰規則界限
為幼兒創造盡可能廣闊的體育游戲空間,但這并不意味著幼兒可以在游戲過程中無限制地瘋跑,一旦游戲時幼兒超出了一定的場地界限,教師就可能失去對于孩子的監管,從而出現一定的危險。因此,教師要讓幼兒明確場地和界限意識,在一定的場地內合理游戲。例如,在進行捉迷藏游戲時,我們一定要將場地規則向幼兒們說明,不能放任幼兒跑出教師的監管范圍。教師可以將不能進游戲的房間的房門關閉,并貼上明顯的禁止圖畫供幼兒們知曉。這樣一來,體育游戲能夠在合理的場地范圍內進行,幼兒們既能盡興,也大大降低了因為脫離教師監管而出現危險的可能。
二、積極教學調控,引導幼兒規范
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而且幼兒們的自控力較差,所以一旦幼兒在體育游戲中進入到十分興奮的狀態時,往往會將游戲規則拋諸腦后,體育游戲也會陷入到無序化狀態。為了避免這種幼兒體育游戲過激情況的發生,教師應該在幼兒游戲時進行積極的游戲監管和引導,一旦發現幼兒脫離了正常的游戲狀態就要進行合理引導,保證幼兒在正常的游戲狀態下活動。例如,在進行滑滑梯游戲的時候,很多精力充沛的男幼兒從滑梯滑下后不愿意重新走向樓梯來再次滑滑梯,而是想從滑梯處直接上去,這樣一來很可能被后面滑下來的幼兒撞傷,也很可能從滑梯上摔落。教師此時要立馬阻止幼兒這種過激行為,向幼兒講明受傷的危險性,讓幼兒重回正常的游戲隊伍。幼兒體育游戲教學中非常需要教師這樣規則性的引導,讓幼兒明白團隊游戲規則,而不是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
三、強調多種記憶,培養幼兒習慣
很多幼兒能夠積極接受教師所教導的體育游戲規則,但是很多孩子在體育游戲中還是很容易觸犯到規則禁忌。這樣的情況并不代表孩子們不聽話,而是他們對于游戲規則沒有牢記。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需要想法設法讓孩子們清晰牢固地記憶各種體育游戲的規則,讓孩子們積極養成自我遵守規則的習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將游戲規則編成兒歌或者順口溜的形式,在每次游戲開始之前帶領幼兒一起背誦這些兒歌規則,教師還可以輔以適當的面部表情和肢體動作來著重引起幼兒們的注意。這樣的記憶方法能夠讓孩子們充分并且牢固地記憶體育游戲規則。例如在進行“小青蛙跳荷葉”的游戲時,有的幼兒比較心急,很多跳躍都沒有按照規則跳在荷葉范圍內,致使該項體育游戲不能達到應有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就應該利用規則兒歌的形式來引導幼兒:“小青蛙,真聽話,一片荷葉一步跳,兩片荷葉一步跳,三片荷葉一步跳……”這種兒歌形式的規則對于幼兒來說并不是強迫性質的,受到廣大幼兒的喜愛,幼兒們很樂意跟隨這樣的兒歌來完成游戲,既鍛煉了幼兒們的聽說能力,又引導幼兒遵守體育游戲規則的習慣,可謂一舉兩得。
四、貫徹因材施教,靈活調整規則
每個幼兒的運動能力不同,教師要在長期的體育游戲教學中掌握好每個幼兒的實際運動能力,將幼兒們劃分在不同的體育游戲運動范圍中,充分貫徹因材施教的教學方針,根據每組幼兒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游戲規則。讓每組幼兒熟悉掌握自己所在組的游戲規則即可。例如,在進行丟手絹游戲的時候,如果讓跑得慢的女孩子追跑得快的男孩子就十分不合理。教師應該將跑得較快的幼兒分在一組,跑得較慢的幼兒分在一組。教師要叮囑較快組的幼兒游戲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因為跑得太快而摔跤,對于較慢組的幼兒教師則要鼓勵他們向較快組的幼兒學習,加快游戲節奏。這樣因材施教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能在自身能力范圍內游戲,并且掌握適合自己游戲的規則,保證幼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