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題合作式教學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創設一定的主題教學情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協作,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國情、國策教育內容抽象、枯燥,在教學中通過深挖教材,創設主題情境,預設導入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合作探究,互動于境,實施主題合作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活躍思品國情教育課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國情教育;主題合作教學;情境
主題合作式教學就是根據教學內容,通過創設一定的主題教學情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相互協作,相互合作共享,相互學習交流,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上進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順利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模式。實施情境主題合作式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圍繞一個主題,通過豐富的情景展示,感受多樣的情境體驗,構建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從而實現思品課三維目標的統一。目前這種教學模式在實踐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那么如何在國情教育中實施主題合作教學,有效優化我們的思品課堂教學目標呢?
一、深挖教材,創設體驗情境
教師不應企圖將知識、觀點強加給學生,而應該找到能引起學生興趣,能刺激學生思維的材料,然后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從心理學角度看,學生的學習過程也是一個外部刺激內化為主觀感受的心理體驗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通過挖掘教材,吃透教材,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以此來激發其學習動機及意志情感,促進其思維、創造力的發揮。通過教師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受多樣化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強化主觀感受,更重要的是能使學生在認知過程中對我們生活的世界產生更深的思考,為他們未來的探索積累情感經驗。
二、預設導入教學情境,激發學習欲望
實施情境主題合作式教學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協作和團結友愛的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樂其道。教師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把最新的、與國情教育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材料,新穎的、具有國情教育意義的視頻在課堂中展示,并組織學生分組合作進行討論交流,分享各自觀點,小組間開展辯論,最后由小組代表總結發言,并積極展開相互之間的有效評價,創設一種樂學的主題合作情境,讓學生在活躍、積極、愉悅的情境中,提高學習動力和興趣。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進入最佳的心理學習狀態中,順利完成國情教育任務目標。預設情境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小品、演講、辯論等多情境操練,多角色扮演以及多媒體的應用。為教學設置特定的主題情境,靠傳統教學的“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已經遠遠不夠了,這與現代信息社會的傳遞方式極不協調。教學實踐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的、晦澀難懂的概念、定義,通過音樂、圖像、動畫等豐富的多媒體技術演示出來,還可以通過課件的形式自由變換,完整準確地闡述出抽象理論的意義和本質,讓學生在一種模擬實際的情境中學習、體驗,極大調動了學生全身的感官去理解,認真記憶,認真思考,積極探究,并相互探討交流,主動參與到國情教育的活動中。
除了上述幾種手段,還有社會實踐活動、音樂渲染、幽默技巧、課本劇等。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和目標靈活選擇,組合運用,以提高思品課教學實效。
三、合作探究,互動于境,讓思品課活起來
新課標提出合作學習的理念,不僅指生生之間,還指師生之間,即所謂教學相長。對初中生進行比較抽象的國情、國策教學,更要立足于“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中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為什么”,充分實現互動,把教師的“一言堂”變成師生互動的“群言堂”,情境創設貫穿始終,不再是教師唱獨角戲,而是師生、生生合作,和諧互動。這樣,既做到境與情的結合,又達成境與理的統一,情、境中蘊涵著理,學生才能真正因體驗而曉理、動情。這樣的過程,將為我們思品課教學帶來無窮的生命力。
總之,教學屬于創造性的思維教育活動,我們要根據學情、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多方面情況,科學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合理地運用情境主題合作教學模式,教學過程會得到整合優化。讓思品課煥發出活力,讓課堂教學充滿吸引力,切實提高思品課教學的實效,是完成國情教育課堂目標的有效保證。
責任編輯 如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