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它是以“學導結合,自主探究,構建師生共同成長課堂”為課改理念,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為核心,積極探索課改新模式。在英語教學中,必須實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合作學習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促進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好地使課堂活躍起來。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效課堂;師生互動
高效課堂是針對課堂教學的無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課堂教學高效性是指在常態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領和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思維過程,在單位時間內(一般是一節課)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發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就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超常收獲,有超常提高,有超常進步。具體表現為: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一般來說,高效課堂效益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學生是否愿意學,會不會學,樂不樂學,核心是教學三維目標的達成。
現今的教學改革,逐步解決了師生間的互動。但是生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卻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讓高效課堂“活”起來。
一、在預習新課中合作學習法的應用
學生預習是一個自學過程,也是培養學生通過各種方式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預習前教師把本單元、本課的要求告訴學生,由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認讀單詞,查閱生詞,預習對話或課文,再經過小組討論,形成小組意見,上課時向教師及其他學生匯報,然后教師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講。在此過程中,要求小組成員人人動手,自由討論,而不是由一人獨自壟斷。這一過程可在課外進行,也可以當堂進行。預習完后,同桌兩人一組或前后課桌四人一組,就有關內容互相提一些理解性的問題,其他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給出回答,大家可自由討論。教師可以一邊監督他們的活動,一邊提供必要的幫助。如新目標九年級Unit1 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 ?SectionB (1a-2c), 筆者讓學生合作找出下表的英文短語然后小組操練:
■
A: What is difficult for you to learn English?
B: I can’t get the pronunciaton right,What should I do?
A: Maybe you should watch English-language videos.
……
小組討論這種合作形式可以極大地增加學生參與交流的機會和英語學習內容的容量,而且還能為學生創設一個獨立的、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參與活動的安全與合作的場所。促使認知和情感活動交織、融合在一起,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預習時間長短的控制就顯得十分重要,教師必須把握好課前預習時間的長短問題,不然,就會造成教師搶占學生自主支配時間、學生課前預習不充分或應付了事等現象的發生。
二、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法的應用
《新目標英語》在突出語言功能性練習方面做得很好。如語言材料相對精簡,語法知識以真實語言材料形式呈現相對更加集中,每單元都有大量練習情景,為教師提供了多種練習內容的素材和組織策略。這就要求我們想方設法調節練習的深度和廣度,加強靈活性、適用性和科學性。因此,可根據教學內容,有目的地通過一系列的課堂活動把講授的任務語法點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反復操練,并盡量提供接近真實的語言環境,從而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并鼓勵學生根據需要把以往所學的知識用在與同學之間的對話里,從而達到英語運用的目的。如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主要是用定語從句表達自己的喜好。學完SectionA后,筆者就讓學生四人一組談論他們偏好的樂隊、書籍和電影,然后選擇其中一項進行匯報。
Mode l: I like movies that are sad, I love Sinking Ship. My friend ...likes Movies that have scary monsters. His favorite movie is...Another friend...likes movies that...
這種活動可以彌補班級大、學生多的課堂教學缺陷,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開口說英語,真正地讓學生都當好“演員”,學生跟著教師“導”的方向走,充分體現了“學導結合,自主探究,構建師生共同成長課堂”的課改理念,有利于啟迪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課內合作學習時,教師如何把握合作學習時機,創設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語境,設置適宜的學習內容呢?
合作學習時機的把握有多種情況。如當教師或教材提供的材料有限,需要資源共享時,可以安排合作學習;當遇到與現實社會相關的、具有思辨性質的、開放型的問題時,教師安排小組合作學習,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也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別人意見、從別人身上取長補短的好習慣。同時,通過學生的親身參與和討論,還有助于增強他們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強烈的主人翁意識;有些教學中的難點內容,由于比較抽象,學生個人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問題可能回答得不夠全面,這時教師可以安排小組合作學習,通過集體討論,大家集思廣益,可能會從別人的發言中受到啟發,從而使每個學生對該難點知識的認識更加豐富和全面。
三、在課外活動中合作學習法的應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和情感教學是相通的,英語課外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提供一個培養多項能力的舞臺。如新目標英語九年級Unit15 We’re tring to save the manatees,主要學習如何保護動物及環境。課后筆者讓學生小組調查、收集、拍攝“What is polluting our environment”,教師幫學生一起把污染環境的現象制成幻燈片展示給全班看,然后在全班進行討論、總結:“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以后學生碰到有關How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ur earth?等話題作文時,那就有話可說,有事可寫了。而且在整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社會主人翁意識,還可改掉學生平時的一些壞習慣,養成崇尚節約、愛護環保的好習慣。課外合作學習形式多樣,既可互抽背單詞、短語,開展對話,也可進行社會調查、編排話劇等。課外合作學習不僅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還能使得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可以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自然而然地培養了他們的合作意識。
合作學習真正體現在以學生為本,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留給了學生,使他們有機會相互切磋,甚至展開激烈的辯論。教師真正成了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由于主體性得到了體現,每個學生的優勢也能得到充分發揮。俗話說“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在合作學習中取長補短,讓資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我們就是要利用合作學習的平臺,充實學生對某件事的認識,以達到取“眾家之長”的效果。讓學生產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從而把學習當作樂事,進入學會、會學和樂學的境地,最終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們的高效課堂“活”了起來。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