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從學生的興趣和習慣抓起,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應用英語思維的能力。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堅持不懈地進行方法指導,不斷創新課堂模式,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英語教學;習慣培養;英語能力
好習慣使人終生受益,好習慣使人的學習效率大大提高。學習習慣的養成是眾多素質的體現,如果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一定能把英語學好。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很自然地要受到母語的影響,正確處理母語和英語在學習中的關系成了英語教學的一個關鍵。培養良好習慣,正確恰當地利用母語,將十分有助于發揮母語在英語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一、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書寫好字母,是英文寫作的前提條件。初學階段一定要在較長時期內使用三格練習本進行書寫練習,不要過早地離開“三格”。書寫要規范化,對于書寫體的大小寫字母各占幾個格等都有格式上的要求。為了合乎書寫習慣,對于字母和單詞的書寫還有一定的斜度要求。因此,必須按照字帖的示范認真、工整、合乎格式要求地書寫。這樣才能為將來離開“三格”也能寫出一筆漂亮字打下堅實的基礎。英語字母的筆順在書上的字帖里都已標明,一開始就按照規定的筆順書寫,才能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二、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前預習是學習英語關鍵的一環。預習就是領先別人一步,把預習中搞不清的問題進行歸納記錄,做出標記,以便上課時有針對性地認真聽教師講解,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地聽課。預習對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是有很大幫助的。首先,預習可以使自己聽課時精力能很快集中到新知識上面來,容易跟上教師講課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教師思路的前面。思路開拓得好,聽課效率就高。其次,預習能增強記憶效果。預習時無論對看得懂的知識還是看不懂的知識,都經過了獨立思考,有了初步的印象,加上課上教師的講解、分析和自己進一步的學習,理解更為深刻了。理解了的知識是容易記住的。教師要建議學生在上課之前將第二天要學習的單詞先跟磁帶朗讀一遍,盡量在朗讀的過程中掌握單詞的讀音和拼寫。然后在課文中找出這些生詞的位置,并試著理解相關結構。如果第二天要學的是一篇課文,不妨在不看書的情況下,將課文磁帶聽幾遍,爭取在聽的過程中掌握文章的大意。這樣對聽力水平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
語言是交際的工具,不了解交際對象的文化背景,勢必會產生歧義,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養自己的語感。不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我們就不能做到確切理解和正確表達思想。在情景對話時一定要了解英語國家的表達習慣,這樣才能學到地道的英語。如:
Excuse me. Is this your picture?
Yes, it is.
It’s very good.
_______.
A.I think so B.Don't make fun of me
C.Thank you D.No,it is impossible
如何回答稱贊或表揚?根據情境此題應選C。這里涉及對稱贊的回答問題。按照英美習慣,人們對于稱贊的回答,最通常的方式是用感謝。如:Thanks!/Thank you.(謝謝)/Thank you for saying so.(謝謝你這樣說)
/That’s very kind of you.(謝謝你了)/It's very kind of you to say so(你這樣說太好了)。由于文化和習俗的差異,在回答稱贊這一點上,英語與漢語有時有很大的差別。如在中國,當別人贊揚我們時,我們往往是謙虛地說“不行,不行”“不好,不好”“承蒙夸獎”或“過獎了”之類的自謙語。而在英語中,通常是不能用“No,No;Not good”之類的話來回答稱贊的。
四、培養多讀多說、多聽多背的習慣
“多讀多說”就是“嘴勤”(Open your mouth)。“嘴勤”是朗讀課文、練習口語等方面要加強訓練,要敢于開口“說”出來。曾經有個學生在總結七年級學習英語的體會時寫道:“起初學英語總不敢大聲朗讀,生怕自己念不準惹人笑話,更不敢問老師,怕老師批評我上課不專心聽講。我做的練習也不多,英語成績一直不好,有時甚至不及格。后來我開始大聲朗讀,隨時讓教師和同學糾正我的錯誤。膽子大了,英語成績也不斷提高了。”是的,敢開口,不怕羞是學好英語的第一關。課堂上要學生跟著教師大聲朗讀,當天晚上或次日清晨自己朗讀半小時左右,多練嘴上的功夫。對于已學過的句式和課文必須多讀、熟讀,達到朗朗上口,若能流利背誦最好。要經常找機會與教師或懂英語的人用英語交談。學了就說,有時也可中英文夾雜著說,說錯了也不要怕。只有這樣,才能從講英語中學會講英語。
“多聽”就是“耳勤”(Use your ears)的習慣。不會聽、不會說就談不上用英語進行口頭交際。對于目前還缺乏英語語言環境的情況下,訓練“耳勤”的途徑在于:在課上認真聽教師的英語課堂用語和用英語進行的講解以及師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對話,聽課文示范錄音,做單元聽力練習及聽寫練習等。在課外主動多聽課文及聽力練習等錄音。有條件的還可聽其他難易程度相當的錄音材料或英語廣播節目,特別是英美人士朗讀的錄音。到八年級,課本上的單詞、短語、句型、對話和課本都多了,這就需要學生多練習背誦的能力。背誦這些東西能盡快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增強語感。背誦英語還可加深理解和加深記憶,有助于語言知識的積累。這些東西積累多了,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自然就得心應手了。
五、培養循環復習的好習慣
“遺忘”是我們學習英語的大敵。而“學得快,忘得快”也是英語學習的特點。所以前面學過的內容要及時復習。“溫故而知新”,復習是鞏固、總結、運用、提高的過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有關專家的研究結果表明,英語單詞記住以后,時隔一天可以保持90%,時隔三天只保持60%,四至七天不復習,則只能保持30%—40%,若三個星期不復習,就忘得不多了。這樣看來,要想鞏固生詞和防止遺忘,適時的復習就至關重要。記住了的單詞過一段時間會忘記。如果等忘光了再來記,等于從頭再來。只有經常跟已記過的單詞“碰碰面”,才能同遺忘作斗爭。當然,復習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適合自己的特點,符合自己的習慣。如有的人早晨記憶力好,有的人晚上記憶力好,有的人通過讀書才能記得牢,有的人則通過寫才能記得牢,有的人只有邊寫邊讀才能記牢。
六、培養歸納總結的好習慣
學習英語要時時做個有心人,要及時總結、歸納所學各類知識,使知識不斷系統化。如以look打頭的短語時常成為考查的重點,特別到總復習時,把我們學過的有關短語全集中歸類起來:look down, look out of, look for, look at , look up, look after, look around, look inside, look like, look out, look the same, look behind...
在記憶單詞時,可將同一體裁、同一類型的詞組結合在一起記憶,這有助于對所學知識形成系統性。學會談論物品的顏色和價格是七年級Unit 7的學習亮點,不妨把有關表示顏色的形容詞或名詞整理、歸納在一起,如color, black, white, red, green, blue, yellow等。在七年級Unit 9中學到有關電影的名詞,不妨整理在一起,便于記憶,如action movie(動作片),comedy(喜劇),documentary(紀錄片),thriller(恐怖電影),romance(愛情片),opera(歌劇),tragedy(悲劇片),science fiction(科幻片),cartoon(卡通片)等。之后也把對電影的評價或看法的用詞,如exciting, scary, funny, boring, sad, funny等形容詞整理在一起加強記憶。在Unit 12學習了一周七天的名詞(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及有關學科的名詞(subject, Chinese, math, English, history, science, physical education/P.E., biology, gymnastics等)后,可自制一張課程表,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構詞結構中有不少有規律可循,如大多數形容詞加上后綴-ly,可變為副詞。如果能讓學生學會一些英語的構詞法,對于提高他們的詞匯量會有較大的幫助。
對于一些易混的單詞或語言點,可編一則口訣、順口溜強化記憶。如指示代詞this, that, these, those的用法比較容易混淆,可歸類巧記:“this是這that是那,近指遠指要分清,these,those是復數,使用be時要用are。”
說到歸納總結的習慣的養成,一定少不了記筆記的習慣。記筆記有助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記筆記是一個“累活”,要有恒心,經常記筆記,就培養了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它有助于把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有助于培養自己的毅力等。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