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平臺,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關鍵,因此把握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應從課前熟悉課文、做好鋪墊、課堂上靈活變化、課后鞏固復習的角度進行小學英語教學,以此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學生;課堂教學
一、熟悉課文,做好教學鋪墊
小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在上課時學生常常會覺得教師講的知識點很難理解,聽不懂,原因在于他們沒有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只有事先熟悉一下課文,在上課時才不至于一頭霧水??墒呛芏嘈W生面對一本厚厚的英語課本,都不知道如何進行預習,這時就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了。英語課文都是按章節來分,教師可以在每上新的一單元時,告訴學生應該提前做些什么準備工作,如事先讀一下單詞,嘗試讀一下對話,與學生探討一下應該怎樣理解對話等。
小學人教版四年級第一單元My Classroom,主要講的是“我的教室”,新單詞都是一些關于教室里面的擺設,classroom(教室),window(窗戶),door(門),picture(圖片),board(寫字板)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找一下教室里面有什么東西,然后讓學生在課本中去找這些東西的英文,這樣學生能夠對新單詞產生深刻的印象。
二、開展模式多樣化的教學
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平臺,但是很多教師在上課時都習慣于站在講臺上,拿著課本,讓學生跟著朗讀課文,學生的瑯瑯書聲是否真的表明他們已經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呢,還是只是迷茫地讀著課文卻不知其意?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無法提高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學生學到的只能是“啞巴英語”。要改變這一現象,教師應該從課堂抓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合作,采取學生發言、分組合作、小組討論、互相對話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如在教學四年級第三單元My Home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讀一下單詞,對學生進行抽查,教師說中文,讓學生回答出對應的英語,讓學生對本文的新單詞有一個大體的印象;然后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個小組,來進行后面的“let’s do”和“let’s talk”部分的學習,“let’s do”部分主要是對單詞的加強,教師可以要求每組推薦一名學生來邊說邊展示,像“Go to the bedroom. Watching TV”就是“去到臥室看電視”,“Go to the study. Reading a book”就是“去到書房讀書”,通過這樣形象生動的表達,學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課單詞?!發et’s talk”部分是本單元的重點,它涉及的主要是日常的對話,教師首先帶著學生朗讀幾遍課文,幫助學生梳理一下對話的意思,然后讓各個小組來情境模擬一下本課的對話:“Is this your bedroom? Yes, it is.”,“Is she in the study?No, she isn’t.”
此外,教師還可以用中文編四段小對話,讓四個小組將其翻譯成英文,如“臥室里面有什么?有床和燈”“誰在書房里面?曉明在書房里面”“鑰匙在哪?在桌上”“你想要什么?我想要一只筆”,四個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討論,得出相應的英文。通過這樣的方式,小學生可以將學過的知識活學活用,在平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舉一反三,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三、課后積累、鞏固語言知識
目前很多小學生都習慣于上完英語課就把課本丟到一邊,課上學過的知識點一下課就忘記了。學習英語是逐漸積累的過程,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不長,而且平常說英語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對于學過的知識點,學生需要不斷地重復記憶,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切實掌握并運用學過的知識點。
很多小學生都缺乏課后訓練的意識。因此,教師應在課后布置一些作業,幫助學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如說在上完“My Home”這一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之間互相對話來練習本課的內容,還可以讓學生回家后熟讀本課的對話,背記單詞,并要求父母進行督促完成和簽字,通過這種形式,學生不斷地鞏固加深英語基礎,英語水平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 一 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