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用好班干部十分重要,班干部不僅是科任教師的助手,還是班主任的幫手。選好班干部的路徑是知人善任,選好后要下放權力,適當引導,這對班干部成人、成才都有較大的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班干部;用人之道
很多人覺得班主任工作辛苦又枯燥,其實,只要找到竅門,這項工作也能做得輕松又有趣。
一、知任善任,彰顯個性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對學生進行了解,這一了解的過程是艱辛的,班主任必須對所有學生進行觀察,從觀察中獲取第一手材料。其次,班主任還必須通過任課教師對學生進行了解,了解學生有哪些方面表現特別突出。再次,通過其他學生的反映,了解學生在校內外的表現。最后綜合三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為今后的知人善任和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做好有力的鋪墊。
二、下放權利,先扶后放
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讓他們在班內擔任與其個性相適應的崗位,行使與該崗位相符的權限,有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班主任在給他們一定權限后,不應該束縛他們的手腳,不應該害怕他們在管理過程中犯錯誤,走彎路。班主任只要在崗位分配后,做到明確他們的管理范圍與職責,想方設法做好自己的事,在管理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相互協調意識,開創性地進行班級管理,使整個班級活而不亂,忙而有序,生活、學習充實、輕松,又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豐收的快樂。
確立班委隊伍后,班主任還不能放手不管。要先與學生干部一起磨合工作,進行必要的指導。同時,要多聽取學生的好點子、好想法,這樣有利于班級特色的形成。
三、適當引導,鼓勵創新
下放管理權限,并不等于對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或遇到的難題不聞不問,放是為了收,收的目的在于引導。一切為了班級,為了班級的一切,耗費班里學生的一部分精力,何錯之有?問題就在于在管理過程中的過與不及:過不好,提高標準,欲速則不達,有時容易引起班內的反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不及也不行,不及不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抓住實質性的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有效的管理,容易在管理過程中只重視細枝末節,不重視大局,解決不了問題,也不行。因此,在學生的管理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管理過程中所采取的手段以及要達到的目的,班主任根據他們的計劃,提出改進性的參考意見和建議,進行適時引導,特別要求學生在管理過程中遇到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或優化方案時,一定要向班主任或科任教師請教,交換意見,穩步推進,達到既完成了班級管理任務,又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四、建立機制,交流互助
制約學生個性發展的瓶頸是什么,仔細思考一下,就是缺少相應的經驗及一種優良的思維方法。班主任在任用這些學生,使他們的個性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的同時,應該給他們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讓那些在個性發展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學生,把他們取得成績的做法用書面的形式進行交流,或者就自己在個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疑惑、遇到的問題說出來,讓大家提出解決的辦法,達到消解疑惑的目的。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讓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不懂就問,不清楚的地方多想想,一定要放下架子,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在接受他人意見的同時,引導他們轉變思維方式,不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也應該考慮他人因素,既讓他人接受,也使自己在管理過程中輕松自如,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
通過多種形式激勵學生干部的發展,保持他們的工作熱情,是培養學生干部的一個關鍵。在我們班,班會、班委會、班協會和家委會,都由工作最突出的班干部們主持和記錄。這樣既能為學生干部樹立威信,使學生干部在科任老師和家長面前有一個自我表現的好機會,同時,來自同學、老師和家長們的鼓勵,也使學生干部更加有信心,工作熱情更加高漲。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