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家園共育,倡導從生活中提取科學教育的素材,通過家園互動,親子互動,讓教師、家長和孩子一起實現科學教育。科學教育要注重讓孩子們動手做小試驗,滿足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玩中進行開心的探索,用各種感官去感受事物的變化,嘗試用一些簡單的方法去發現問題,理解簡單的科學知識,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積極的科學態度。
[關鍵詞]家園共育;科學教育
每一個人都有童年,童年是孕育夢想的季節,童年也是科學家誕生的搖籃。科學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孩子每天都在玩科學,他們對周圍的事物、現象都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自然環境、日常生活對于他們都充滿著無窮的奧秘。學前兒童喜歡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為什么……”他們喜歡動手操作進行試誤性探究,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為早期科學啟蒙教育提供了各種可能。教師、家長應如何去呵護兒童的探究天性?如何培養兒童穩定的探究興趣、能力和科學的探究方法呢?筆者在這方面做了些有益的探索與實踐。
一、從生活中提取科學教育的素材
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的指導下,在“課程整合化、教材生活化、教學生活化”理念的引領下,教師以日常的生活為素材,引導孩子從生活中去發現科學問題。設計出一系列有趣的親子科學游戲活動,涉及運動、力、磁鐵、空氣、水、光、電、熱、聲音、化學和植物等多項內容。為了讓生活中的科學元素得以充分的挖掘,教師將每一個科學游戲都清晰地列出了“名稱”、“材料”、“玩法”、“科學原理”、“溫馨小提示”五個部分。“名稱”直白而富有生活氣息和兒童化;“材料”簡單且隨處可得;“玩法”具體明確,幫助家長指導幼兒開展探索活動;“科學原理”簡潔明了,闡明了游戲的科學原理;“溫馨小提示”為家長列出了指導幼兒的觀察點和操作探索中的安全等問題,既把握住了每一個科學游戲的關鍵點,又考慮到探索的安全性等,凸顯“人文關懷”。如“吹不倒的橋”:
【名稱】吹不倒的橋(中班)
【材料】一張長15厘米、寬5厘米的薄紙卡或硬紙片
【玩法】①將卡紙兩頭折一下,做成小橋的樣子(圖1);
②將小橋放在桌上,人趴在桌面上,嘴對著橋洞使勁地吹氣(圖2);
③發現小橋怎么吹也吹不倒(圖2)。
■
【科學原理】當你往橋洞吹氣時,空氣就會以一定的速度從橋洞流過,這時,橋洞里的空氣壓力要比橋上的空氣壓力低得多。所以,小橋就被牢牢地吸在桌面上了,任憑你怎樣吹,它也不會倒。
【溫馨小提示】吹氣時一定要貼近桌面,實驗才能成功。
每個小游戲力圖充滿趣味、探索、驚奇和智慧,構建“親子互動→動手實驗→原理融入→表達拓展→觀察評價”的完整體系。
二、在親子活動中關注科學探索的過程
兒童學習科學內容,來自于周圍環境中常見的物體與現象。家庭,是兒童早期接受科學教育的重要環境,父母,是兒童最早的科學啟蒙教師,家庭科學教育,是兒童科學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對于科學教育,家長從觀念層面能夠認識到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往往由于工作忙、家務多等原因,對科學教育內容不熟悉,從而忽視了家庭科學教育的特殊作用。著名瑞士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杰認為,智慧是動作的發端,活動是連結主客體的橋梁,抽象概念的掌握要從動作開始。由此通過系列的親子科學小實驗來喚起家長對兒童科學教育價值的認識,加深對兒童科學教育內容的了解,讓家長知道“科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如“會爬的毛毛蟲”:
【名稱】會爬的毛毛蟲(小班)
【材料】吸墨紙1張、鉛筆1支、剪刀1把、清水1盆、小滴管1支
【玩法】①在吸墨紙上畫一條毛毛蟲(圖3);
②將毛毛蟲剪下來,并橫著折褶,越多越好(圖3);
③將毛毛蟲平放在桌上,在其身上滴一點水,會發現毛毛蟲自己動起來了(圖4、圖5)。
■
【科學原理】水滴在毛毛蟲身上的時候,吸墨紙會馬上吸收水,還會擴張。隨著紙的擴張,毛毛蟲自然就能動起來。
【溫馨小提示】盡量多給毛毛蟲折一些褶,實驗現象會更明顯。要一滴滴地往毛毛蟲身上加水,不要加得太急。
通過讓家長參與科學游戲過程,改善親子關系,加強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提高家長的育兒水平,使家長更加了解兒童的學習特點,進一步開拓家庭和幼兒園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使家園教育顯示出一致性、連續性和整體性。
三、在家園互動中達成科學共育的目標
幼兒園提供給家庭內容豐富、實用性和操作性較強的幼兒科學教育活動課程資源,通過幼兒園區域活動、親子科學DIY、參觀科技館、親子科學小實驗競賽等活動,架起家園共育的橋梁,教師、家長共擔學前兒童科學啟蒙的重大責任。每次開展活動前,教師、家長共同仔細研讀活動設計,明晰活動探究的核心問題與要點,進行預備性實驗,了解實驗對材料與操作的要求,每一個科學實驗的材料是經過科學結構的,以呈現明顯的科學現象,從而做到心中有數。對于孩子來說,在幼兒園中的一切探究活動是多么新奇有趣和富有誘惑力,在家里有時也想進行嘗試和體驗,或者是進行一種經驗的遷移,同時也期望家長能陪其將各種“研究”進行到底。如:每天一個實驗——在離園時讓家長與孩子回家共同完成一個實驗活動,“熱水變冷”“做冰花”“浴缸里的浮沉”“觀察花卉生長”等,讓家長與孩子共同感受實驗過程,體驗樂趣,促進親子情。
家長的態度對孩子起著決定性作用,如果喝斥或對其行為不理不睬,都將影響到孩子的探索熱情。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將“做中學”“玩中學”科學教育的理念、教育方法輻射到家庭中,另一方面要經常舉辦各種家庭親子小實驗活動及雙向互動活動。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