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行,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在這種情況下,多媒體教學應運而生。多媒體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全新模式,可以構建豐富的教學情景,革新了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種模式盡管有很多益處,但也不乏缺陷,所以需要教師對它不斷進行優化和創新。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優化;創新
教學通常是由“教”與“學”組成,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總是“教”占主導地位,這非常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小學是學習知識的基礎階段,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可以從多媒體角度出發,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模式上進行優化與創新。
一、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的落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評判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就是考試成績的高低,過分地強調理論教學,而不注重學習過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都是死記硬背,嚴重打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二)“教”與“學”關系的顛倒。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中占主體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汲取知識。這種模式顛倒了“教”與“學”的關系,不利于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還會影響學生之后的學習。
(三)過分重視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但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教師過分依賴教材,導致教學死板,課堂氣氛沉悶,割裂了學習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不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多媒體視角下的優化與創新
(一)創造豐富的情境。傳統的教學因為沒有相應的設施條件,只能是照本宣科,教學效果當然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將圖、文、聲結合起來,使抽象的文字變得具體,課堂氣氛也能生動起來,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學習不再是教師空泛的講述和學生的想象。例如,在教學《詹天佑》一文時,傳統的方法只能用一些簡單的設備演示開鑿的隧道和“人”字形線路,不夠形象具體,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而使用多媒體教學,就可以通過視頻、動畫展示,使學生就像在現場觀察,更容易理解“人”字形的路線的設計。
(二)突出教學重點。合理利用教材,突出教材的重點是教學的關鍵環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會反復強調某個知識點是重點,這樣的方式只能加深學生的記憶,但是學生未必能徹底理解。運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就可以輕松解決這個難題。多媒體可以將學生不能輕松理解的內容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使學生能夠有效地將書本知識與視覺、聽覺結合起來,在課堂上全方位地感受,深刻地理解。
(三)增加課程的信息量。小學語文的學習正是知識積累的基礎階段。傳統教學中課文的信息內容往往受教材容量束縛,十分有限。而多媒體技術下的課堂則有了無限可能性,教師備課時可以做一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件,在教學中穿插對課文時代背景的介紹、作者的介紹等,不僅增加了學習內容的信息量,降低課文理解難度,還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范疇,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重要目標。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學,可以呈現生動有趣的課堂,組織形式多樣的學習。它不僅能夠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地進行創新,提出不同的見解,還可以激發學習熱情,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幫助學生養成善于思考,善于進行創新的習慣。
多媒體技術是現代教學的有效輔助工具,它能夠滿足信息社會里學生對知識、信息的渴求,改變傳統小學語文的學習模式。要更好地適應新課標的推行,教師不僅要轉變過去的教學觀念,不再過分依賴教材,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現代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和多媒體結合起來,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意識,增強教學的效果。運用多媒體的小學語文課堂能夠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使學生的興趣和學習融合,在愉悅的課堂情境中享受知識的洗禮。
參考文獻
[1]王娟.影響高校多媒體教學效果的因素分析與建議[J].電化教育研究,2009,(5):95-98.
[2]陸穎.淺議如何培養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06):128-129.
責任編輯 范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