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與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曾經有過重視思維訓練的優良傳統,但隨著應試壓力的逐漸增大以及人們對教學方式的日益追捧,本來應當持續關注的英語思維培養反而有被邊緣化的趨勢。重申英語教學的思維訓練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訓練;系統性;階段性;靈活性
胡春洞教授是我國英語教育的權威。他生前對英語教學中的思維訓練有過系統研究。本文以胡先生的論述為線索,重點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與思考,從系統性、階段性、靈活性三個方面闡述初中英語教學思維訓練。
一、思維訓練的系統性
英語思維訓練的系統性是指在思維訓練的過程中要有系統的觀點與措施。比如說對英語的語音、語法、詞匯的系統思考。
以鳳凰譯林版《英語》八年級上冊Unit1 Friends教學為例,本課涉及的詞匯有thirsty/honest/secret/care/magazine等,涉及的詞組有some more food/keep a secret/make sb happy/care about/tell him everything about yourself/have problems等,涉及到句型有Can I have something to drink?/What about some milk?/Can I have some more food?/Maybe we can share it./What makes good friends, Amy?等。若孤立地看這些單詞、詞組或句型,教師只能讓學生分別進行學習與記憶,而如果從系統的角度來看,教師可以尋找相應的單詞、詞組與句型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學生形成一個英語知識組塊,提高思維品質,擴大記憶容量。
同樣,在英語學習中,教師要善于提醒學生將英語與漢語聯系起來進行比較,以尋找兩者之間的相同點或不同點。在英語內部之間也可以尋找詞匯、語音、語法之間的異同。根據胡春洞教授的觀點,“一個英語學習者所學的知識不僅應該是系統的,而且應該是通過自己思維加工過的,否則學了知識也無用。”也就是說英語學習過程不僅是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也是不斷尋找英語學習方法的過程,而且這一過程應當是系統的。如在剛才的例子中,三會句型是I think good friends should be honest/interesting/helpful.本句型中的honest/interesting/helpful就可以以系統的眼光觀之:為什么是這三個單詞?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與區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問題,可以增強學生系統性思維能力。
二、思維訓練的階段性
胡春洞先生從語法學習、詞匯學習、寫作、閱讀等幾個方面研究了思維訓練的階段性,提出了思維訓練的初級階段、結合句子成分學習、結合復合句和連續話語學習的階段性理論。
初級階段是指結合英語語法進行各種詞類的學習。此階段思維訓練的重心落在英語概念的準確性與完整性上。比如說在Unit2 School life的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掌握語音、語調這些基本概念,就可以指導學生跟著錄音集體朗讀,或者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按角色進行朗讀。
結合句子成分練習這一階段的重心工作是判斷結構的完整性與適合性。比如說在Unit2 School life的學習中,還有一個基本要求是掌握相同概念在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中的不同表達法,并了解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在詞匯方面的區別。這就需要教師在對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設計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引導,讓學生在比較中生成相應的認識。
結合復合句和連續話語學習是前兩個階段的升華,其重心工作就是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同樣以School life教學為例,在Step IV活動中就有發展學生推理能力的情形:首先,讓學生學習并掌握教材中漫畫中的信息。然后,教師以此為起點,讓學生推理有關“What’s school like?”的內容。教師可將學生的答案歸納起來,也可以引導學生歸納,因為歸納本身也是推理的一種。這里值得特別強調的就是對于學困生,教師可以先給他們設置一些鋪墊,如通過How many subjects do you have?等問句進行提示,讓這部分學生的推理有一個基礎。
三、思維訓練的靈活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必須高度重視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這既是英語思維訓練的目標,也是思維訓練的基礎。因為隨著學生英語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智力的不斷發展,他們的思維水平本身就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因而對英語的學習與掌握也會多出更多屬于學生個體的思維。正如胡春洞教授所說,當學生遇到We sat reading all the evening.之類的句子時,就會下意識地翻譯成“整個晚上我們都坐在那里看書”,而不是“整個晚上我們都坐著看書”了。這就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結構中同時采用了漢語和英語思維方式,若能正確區別兩者,就能正確地用英語思維方式翻譯。
責任編輯 許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