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的心理和學習特點,決定了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提高小學英語教學的效果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大難點。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和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管理;效果
小學英語教學課堂的管理質量,直接決定課堂的教學效果。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決定了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必要性
小學英語教學的課堂教學管理,不是去簡單地維持課堂教學秩序,而是組織好學習過程的調控,做好學生的學習引導和評價。例如在合作學習的討論中,由于小學生缺乏自控能力和學習的自覺性,教師要及時地發現和引導學生去自覺學習。從本質上看,小學課堂教學的管理實質是及時引導和督促學生圍繞學習內容去主動學習。例如,在教學Starter Unit 2 My family的學習內容時,教師可先用自己的family photo向學生介紹家庭成員及職業,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然后,叫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family photos,并且猜猜照片中的人物職業。學生可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語言運用的樂趣和成就感,學習也就有了效果。
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任務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和內容的廣泛性。但小學生的學習目的并不是很明確,他們認為學習英語就是讀讀好玩,聽聽有趣,對于學習意義還缺乏認識。所以,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還會存在許多問題,如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能很好地完成作業,有的學生還害怕背單詞和課文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和管理。
二、重要性
新課程要求構建有效教學課堂。課堂的有效性不能從學生的考試成績去判斷。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標準,是看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態度。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主動參與學習,對學習有興趣和熱情,這樣的課堂教學是有效教學。
有效課堂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和過程。有效性應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能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和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想學習,愛學習,能主動學習和探究。二是教學中要有問題意識,要基于問題,要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能發現問題和認識問題。三是選用合適合理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直接決定教學效果,要做到有效教學就要選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管理主要是教學過程的管理和課后學習的管理。課堂管理是為了有效完成課堂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小學生活潑好動,學習沒有持久性,課堂教學的有效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
三、三個環節
一是學習的導入管理。教師要利用好新教學內容的導入,用有利于教學的教學情景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抓好教學環節和過程的設計安排,及時地做好學習的調控。例如,個別學生上課老打瞌睡時,教師不需直接批評他們,可抓住在學“If條件狀語從句”的機會,在課堂教學中設計“If I sleep in English class today, ...”的接龍游戲,引導學生在游戲和討論中發現上課睡覺諸多壞處。教師還要根據課堂教學實際創設新的教學情境,設計多種數學游戲,如拔蘿卜、過山洞、送信等,從而對學生形成新的刺激,在其大腦中形成新的興奮點,使教學活動又一次活躍起來。三是抓好課后教學管理。督促學生做好課后復習,按時完成作業,及時地檢查和評價學生的課后學習情況。
參考文獻
[1]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2]胡江倩.論有效教學標準及實施策略[J].黑龍江教育,2001,(10).
責任編輯 許雅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