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的運用,在當今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教師在低段語文課堂中運用“班班通”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可以輕松識字、樂于寫話。
[關鍵詞]班班通;低段;運用
多媒體教學使課堂內容集文字、圖像、動畫等信息功能于一體,圖像清晰、動態感強、信息量大,能最大限度地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班班通”的運用為小學低段的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巧用班班通、輕松學拼音
在拼音教學中運用班班通教育資源中的動畫形式進行教學,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教學a、e、o時,教師借助班班通播放兒歌:圓圓臉蛋羊角辮,張大嘴巴a a a ,太陽出來紅通通,公雞一叫o o o ,清清池塘一只鵝,水中倒影e e e 。
然后教師再播放動畫片a e o 情境故事:“天剛亮,勤勞的大公雞來到小河邊,它張開嘴巴‘o o o’地叫起來,小紅聽到公雞地叫聲,她趕忙來到河邊張大嘴巴‘a a a’地歌唱起來。歌聲吸引了大白鵝,大白鵝游到河邊,邊游邊‘e e e’地叫起來,三只小鴨子也游過來,湊熱鬧,頓時河邊出現了一派歡樂的景象。”
二、巧用班班通,輕松識字
識字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頭戲。特別是課程改革后,對低年級的識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識字教學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乏味,缺乏生動性。班班通的運用,為教師提供了一把打開高效識字之門的金鑰匙。
漢子中很多形近字,學生極易混淆。教學時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的動態顯示功能和重點部分的閃爍提示功能,在字形上將形近字的不同之處變換顏色,并不斷閃爍,以這種直觀的方式加強刺激。然后再出示選字填空的習題,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理解字義,加深印象。
寫字是鞏固識字的重要手段。教學前,首先借助多媒體將其書寫的字制作成動畫,上課時播放課件,將字按筆順一筆一筆地在田字格中以慢鏡頭的方式展示出來。學生看了動畫,留在記憶里的痕跡就深。
三、巧用班班通,善于說話
“口語交際”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它是交際雙方為了特定的目的,運用自己的口頭語言和適當表達方式進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一種言語活動。既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習慣。上好這一內容的關鍵是創設情境,引起學生說話的欲望。用班班通常常可輔助教師更好地創設情境,讓口語交際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巧用班班通,樂于寫話
低年級是寫話的起步階段。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讓學生發自內心感受到寫話是一件快樂的事,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學生寓寫于樂,學生才樂于寫話。
例如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寫話內容是“夸家鄉”。為了重新激發學生的寫話興趣,可以將口語交際課的課件進行改動。選擇學生較為熟悉的三個地方(青銅公園、中山步行街、新干廣場)不同角度的多幅美景圖,制作一個簡單的PPT,配上歌曲《我的家鄉新新干》。一上課,先讓學生邊聽歌曲邊欣賞圖片,這一幅幅逼真的畫面,使學生見其形,入其境。隨后教師問到:家鄉新干哪個地方的美景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你看到的美景說出來。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爭著把自己的見聞、想象紛紛說出。他們的視野、思維,全身心地沉浸在教師創設的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中,在此基礎上寫出的片斷精彩紛呈。
在“班班通”環境下展示和評改學生的寫話作品,是一種更快捷、更方便、更高效的做法。首先選出典型例文大屏幕顯示出來,就學生寫話作品中的優缺點共同討論。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加以指導,總結方法。然后學生運用學到的方法自評自改,互評互動,學生在此過程中學會了欣賞、修改寫話作品,同時也分享到了成功的喜悅。
如果說語文教學是一朵綻放的花蕾,班班通教學就是一片錦上添花的綠葉。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班班通”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讓小學低段的語文課堂精彩紛呈。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