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大陸媒體報道,由于中國內地游客在春節期間大量涌入,澳門賭場2月營收攀升40%至380億澳門幣(約合47.5億美元),達到創紀錄高位,遠超預期。1月至2月,澳門賭場營收增長24%至667億澳門幣。澳門博彩公司股價上漲。
與此同時,名人賭博浮上水面。2014年2月,港媒報道某內地國寶級影帝在澳門豪賭,欠巨債被追討。隨即網上曝光了葛優在賭場的舊照。
明星賭博早不鮮見。吳宗憲曾在澳門賭場一晚上輸掉100萬美金;謝賢是澳門賭場的常客,一度敗光全部家當;汪峰是個資深德州撲克玩家,他曾在澳門賭場幫助一對老夫婦贏得幾十萬,后來才得知是章子怡的父母……
小賭怡情,胡適等名流的麻將桌、鄧小平等政要的橋牌是一種情緒紓解。嗜賭背后則以人性做押注。
近期嚴歌苓新書《媽閣是座城》出版,可謂是賭得驚心動魄、觸目驚心:賭場上富賈豪商傾家蕩產,這是人性貪欲對財富的賭;賭場之外,女主角梅曉鷗用青春賭愛情、用情感賭人性,把簡單的輸贏關系賭到錯綜復雜、是非莫辨,這是人生賭桌的博弈。
賭者,押也,以財和物為注碼作抵押以賭勝負;博者,取也,斗也,憑機遇和技術劃分一定范圍內的財物所有權的歸屬問題。
有了足球,就賭球;有了賽狗,就賭狗;有了賽馬,便賭馬;有了賽車,則賭車;有了游戲機,就變成“老虎機”;有了網絡,更出現了虛擬賭場。據估計,中國每年因賭博而流到境外的賭資超過6000億元。
賭點燃了人類的欲望,點好了是一種美好想象,賭不好那就是一場災難。牛頓的“蘋果”賭贏了,人類前進了;希特勒的戰甲出發了,人類陷入苦難和災禍。但,無論輸贏,人類從來沒放棄過賭的野心。
人類學家莫里斯在《裸猿》一書中說,人類的遠祖猿猴在1500萬年前離開森林,來到草莽平原上與草食、肉食動物競爭,本身就是一場賭博——拿生命作賭注的博戲——說到根兒上,事業、情感、生活、科技、醫學、商業、政治、戰爭等等人類活動,都是一種賭。
作為非法狀態下“合法”獲取別人錢財的方式,賭博使人們的欲望瞬間膨脹。這種欲望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造就了形形色色的大小“賭徒”:草根平民投身彩票、股市,賭一把財富機會;體育賽場上,賽事競爭變為黑哨和金錢游戲;私營企業主等“先富”群體境外豪賭,致使企業資金鏈斷裂;“豪賭鎮長”、“豪賭局長”打著“赴澳招商”常與受賄、索賄等腐敗相聯系。
人生就是一座沒有圍墻的“賭城”,每個人都在進進出出。 賭徒心態,影響國人幾千年的一種文化劣根性。面對貪欲,對金錢的貪戀,還有對刺激的貪戀,沒有人可以自控。為事業、為前程、為愛情、為金錢等賭一把的心理融入國人的性格由來已久。人生如賭。在命運和人生的關鍵時刻每個人都在不斷進行著抉擇。每一個抉擇就是一場賭博。
命運的無著落,對不公平現實的扭曲理解,可以看作是賭徒的淵藪和表現。急于翻身的巨大幻想落在無數人身上,渴望一朝登堂入室,大富大貴。與其說賭博是一種劣質文化,不如說賭博是這個民族進行自我調整的一根稻草。當然,沒有例外,這根稻草也被無數規則和潛規則左右,真正的賭徒,哪一個能夠翻身?
(本專題10-19頁)
■賭城里的中國人·明星
與賭無關, 與欲望有染——
“影帝們”的澳門眾生相
2014年2月,港媒報道某內地國寶級影帝在澳門豪賭欠巨債。一時之間葛優、陳道明、黃渤等大陸一線男星成為“懷疑對象”。澳門賭場、金錢和博弈的欲望,其實一直都是明星們趨之若鶩的項目。從小賭怡情到賭臺社交,影帝們在澳門的“表演”實質,其實在賭博這種行為本身之外。
□許諾
葛優們的“賭債疑云”
代表人物:吳宗憲、謝賢、潘粵明等
“影帝,國寶,光頭”——當香港媒體爆出大陸某影帝在澳門賭廳豪賭輸掉千萬,繼而以失蹤避債后,這三個關鍵詞變成為一個超級PS軟件,將“嫌疑人”過濾篩選對號入座。
同時,YouTube也流傳一條疑似追討短片,短片第一句就帶有警告成份表示“暫不公開名字”,又提示對方“見字請聯絡有關人士”,片中展示文章指大陸影帝先跟賭廳廳主混熟,最后自己輸錢,連同擔保朋友所借的賭本都沒歸還,更跟助手失去聯絡。
很顯然,這位影帝的賭債鬧大了。迄今為止,先后有葛優、陳道明、劉燁、李保田等多人成為“嫌犯”。當然,大家一致采取“不回應”的態度,做得最好的是葛優,自己表態“澄清就中招了”,鄰居也幫著說話:“葛優這人特摳門,他怎么會豪賭”?
其實,除了撲朔迷離的這位外,好賭的影帝不在少數。
作為臺灣娛樂圈的大哥,吳宗憲全盛時期在臺灣各地有14棟房子,總值6億元,還曾經砸2千萬元入主桃園“天王之星”炒樓,其中1戶120平也免費給薛志正住2年。兩年之后,吳宗憲手中資產爆減,再也沒有閑置房屋借給好友,自己也淪為租房族。
這固然與投資失利有關,但吳宗憲的賭性恐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吳宗憲素有賭名,當年在澳門豪賭獲利,還遭到臺灣當局的稅務調查。不過據說其“賭品不好”。早在2007年,其因賭品不好得罪了臺灣黑幫,后遭報復,被人拿槍向豪宅掃射。他也曾在節目中自曝,某次與朋友在澳門賭場,自己一個晚上輸掉100萬美金,約合3300萬臺幣,回到家老婆問他輸了多少,他騙妻子說只輸了100萬臺幣。
吳宗憲甚至將自己賭博“歸功”于好朋友胡瓜的“引導”。他透露胡瓜到處豪賭“尤其是澳門,那次他輸掉上億臺幣;瓜哥賭輸額度用光,還會借我的來用。”
近年來吳宗憲賭性有所收斂。他強調“不是輸不起,反正贏了開心、輸了開票而已”,而是年紀見長,不想重復年輕的行為。
謝賢在娛樂圈的綽號是“四哥”,這個稱呼是從他拍完了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后得來的。拍完了《千王之王重出江湖》后的謝賢還以為自己是電視劇中那個逢賭必輸的“千王之王”,嗜賭成性,是澳門的常客。后來因為謝賢的嗜賭,謝賢敗光了全部家當還欠下了巨款,他兒子謝霆鋒不得不加入娛樂圈,過上了替父還債的生活。
2012年10月20日,董潔發表公開信,稱與丈夫潘粵明分手是因為“你嗜賭成性,粗暴無理”。潘粵明在賭臺下注的照片也屢次被媒體和網友拍到。
賭臺也是一種社交圈
代表人物:王菲、那英、曾志偉、郭富城等
據常常跟拍明星的《香港周刊》記者韓成說:“賭博是明星的社交方式之一。”他舉例,郭富城就曾買過一匹賭馬,“在香港買賭馬要去澳洲挑選一匹好馬,中間需要動用很多關系才行,無形中它就變成一種社會地位的象征。也是一種社交圈的開拓,跟買游艇、名車會友的本質是一樣的。”TVB資深花旦佘詩曼之前也被拍到陪自己代言公司的老板賭馬,還自掏腰包買了老板愛馬“睡得好”5000注,最后那匹馬跑第三,贏了一萬塊。
據韓成介紹,賭馬并不是香港明星的鐘愛,“他們更愛的方式是賭錢,我就拍到呂方常常跑去澳門和拉斯維加斯賭錢,你也可以說他用賭博麻痹自己,緩解生活壓力。”
(下轉第1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