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當投資人來我們的初創公司進行商務考察時,我的生意伙伴堅持穿著自己滿身是洞的牛仔服列席。我認為她隨意的著裝將會對公司的可信度、形象及聲望帶來負面影響,但她拒絕聆聽我的意見。她如此注重展示自身的形象是否對企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
A:事實證明,穿著什么類型的衣服,較之于你與合作伙伴是否在企業愿景、價值觀及發展策略上一致,對初創公司能否成功的影響要小得多。如果你們擰成一股繩,那么投資者、員工及顧客都將更容易信任你,并更愿意為你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彼此之間建立信任,互相聆聽心聲,而不是動輒向外界尋求評判,將對你大有裨益。在為一次會面做溝通策略計劃時,不妨先對潛在投資者進行一些研究,以此來決定會面的基調、需要準備哪些材料以及與會者如何進行形象包裝等,從而令你和企業符合投資者的心理預期。你要知道投資者的期待,并準確傳遞相應的信息。你自己一廂情愿的猜想不能提供任何幫助。如果你的調查表明,投資者很重視商務禮儀,而你的搭檔平時的裝扮看起來不是這一類型,那么她需要從公司利益出發,做出著裝改變。
Q:我所在的企業一直標榜注重倫理道德,但我的直接上司卻威脅我撤回一項關于安全問題的請求,而公司并沒有采取任何措施制止他。他對我的恐嚇已經危及我的健康,我現在處于長期恐懼狀態。如果我把公司的這種不道德行為曝光到社交媒體上,這是否合法?
A:但愿這位提問者身體健康,并且我鼓勵TA去尋求法律援助,而不是到社交媒體上討論這個問題。但我希望重點談到另一個問題:企業對恃強凌弱行為無動于衷的倫理問題。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如果企業家不立即制止這種行為,最終會毀掉你為建立一個高效、安全的工作環境所進行的一切努力。
以大欺小,對企業文化的破壞力堪比有害垃圾污染一汪清泉。不管是蓄意為之還是無心之過,強者通過自身影響力、語調、語言或身高優勢等向弱者施壓的行為,都會破壞彼此的信任感,并對受害者及圍觀群眾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等帶來負面影響。
為了保護員工利益和維護良好的工作環境,企業家可以采取如下步驟:以身作則,自己成為公司尊重他人的表率;提出并傳播一些反對工作強權的具體細則,對“不準打擊報復”及“零容忍行為”等作出具體規定,明確恐嚇他人會遭到的懲罰;同時向管理層強調,任何欺上瞞下的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你需要,也必須傾聽員工的意見。
Q:我對一些企業總是在公司博客上張貼私人信息(或錯誤信息),把自己偽裝成行業內專家的行為比較反感。一家企業的官方博客怎樣才能不失水準?
A:從博客運行的倫理道德角度而言,博客主需要對如下問題開誠布公:他們是誰、在某一領域的專業知識源自何處以及開設博客的真實目的是什么,是為傳遞信息,還是出于娛樂需求,或產品推廣和市場營銷?提供錯誤的信息往往會直接帶來非常危險的后果。而那些偽裝出相對公允立場的博客主,其實是要推廣自己的行為,無疑是為了增強信息的可信度。消費者需要了解博客主的背景和潛在利益方,以幫助自己決定是否應該采納其意見或信任其推薦。負責任的博客內容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并將企業從無謂的質疑中解放出來。 譯 | 文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