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路上
企業大學向何方
9月24日,國家電網技術學院和上海交大聯合召開一流大學建設標準評審會,邀請《國企》雜志作為僅有的三家媒體之一列席會議報道。于是,記者匆匆趕赴濟南。
記者讀大學時來過濟南游玩,還記得老舍對濟南的評價是:“一個老城,有山有水,每一處角落都有生命的痕跡。”這次來濟南因行程匆忙,對此無感。只是感覺路上交通有點堵,霧霾似乎也不比北京少。
國網技術學院比記者想象中要大一些,占地一千多畝。學院硬件條件也不錯,建有覆蓋電網主營業務的實訓室(場)38個。
目前,中國已有近2000家企業大學,而這次會議發布的“一流企業大學建設標準”,就是對有志于對標國際、提升發展的企業大學明晰前進方向。
在媒體提問環節,記者問道:今年以來,政府特別重視職業技術教育。很多企業大學是優秀的學習資源平臺,但均以企業內部人員培訓為主。能否在混合制經濟的大背景下,將企業層面的學習資源平臺與國家戰略和社會需求結合,推進企業大學的社會化運作,更充分地發揮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上海交大海外教育學院白同朔院長以德國工業人才培訓為例,解釋了目前的一些操作難度。另一位企業大學的校長則在會后發來短信說,這個問題很值得探討和深思。
企業大學根植于企業,往往硬件不錯。但是,企業大學建成之后如何更好地運營,未來能否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的確值得思考。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并非一家企業之力,需要國家政策和體制變革的支撐。
共贏
阿里上市引發的十大商業趨勢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引發轟動。
那么,阿里巴巴上市,會對中國市場帶來哪些新趨勢呢?
激發中國互聯網的創新。阿里巴巴的模式是不斷探索出來的,打破了必須模仿美國模式才能做大的局面。中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創新還有很多可能性。
引發新一輪互聯網創業浪潮。在中國政府大力推進創新驅動、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背景下,阿里巴巴的上市無疑具有非常典型的示范效應。
垂直化、“小而美”商業時代到來。阿里巴巴平臺讓很多中小企業尋找到成長新路徑。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在專業化和細分領域的創新,并與電子商務結合來實現突破。
商業價值決勝的不是公司本身,而是生態系統。要成長為大公司,沒有生態系統的支撐幾乎是不可能的。
傳統企業對接和融合電商將加速。由于阿里巴巴上市,傳統企業和消費者會更加關注電子商務,必將帶來國內傳統行業的電商化改造提速,激發O2O的發展進程。
移動化電商全面爆發。在阿里巴巴的招股書中,“移動”一詞出現了254次。未來,很多創新型企業如何在移動電商打造品牌成為新的機遇。
消費大數據的價值呈現。 阿里巴巴掌握的巨大消費數據,未來將成為一個新的產業。而這個產業在中國還沒有真正釋放出來。
互聯網BAT競爭加劇。 阿里巴巴上市后,三大公司的競爭將加劇。未來,誰能勝出要看誰能借助電商撬動線下更加龐大的商業實體服務,真正融合線上線下,形成互動融合的消費模式。
電商關聯衍生產業新機遇。阿里生態圈系統目前僅完成了戰略布局和入口搶占,未來一切圍繞生態圈的組成部分都有新的行業商機。倉儲物流、云計算、影視娛樂、醫療健康等領域將迎來創新空間和機遇。
新的場景化電商時代。阿里巴巴是以購物為目標,依托互聯網生態。如果再觀察消費者的場景,還有很多渠道和通路或許可以成就新的電商模式,如智能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