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70大壽時,我給遠在鄉下的他買了一部手機。
父親拿著手機,這兒摸摸,那兒按按,像小孩似的,稀罕得不行。當看到自己的形象定格在屏幕上時,呵呵直樂的嘴里,一望無牙。
我知道勤儉一生的父親舍不得打電話,所以就給他辦了個零月租的“神州行”手機卡,并教他學發短信。父親畢竟年歲大了,雖然一直在“嗯嗯”地點頭,可他那渾濁的眼睛里,分明寫著茫然。
臨走的時候,我對父親說:“爹,有事就給我打電話啊。”
父親卻揚揚手機說:“我給你發短信,嘿嘿,省錢些。”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誰知我剛上火車不久,手機就響了。一看,竟然是父親發的短信。
我驚奇地打開,卻發現里面是空白的。
我先是一笑,繼而心頭一熱。我讀懂了父親的無字短信:“兒子,上火車了嗎?”
我立即回道:“爹,我已經上車了,不要擔心。”
剛回到家,父親的無字短信又發來了。
于是,我立即回道:“爹,我已經回家了,請放心。”
就這樣,隔三差五,父親的無字短信總是如約而至。
我知道父親最關心的是什么,每次我都這樣回答:
“我們全家挺好的。”
“工作非常順利。”
“你孫子的學習又進步了……”
我想象著,坐在門前的榆樹下,老父親看著兒子的平安短信,一定無聲地笑了。
今年3月,我過40歲的生日。那天我和朋友家人正舉杯相慶時,手機響了。我打開一看,是父親的短信;再一看,我驚訝地發現,這次的短信竟然出現了兩個數字:40。
我不知道父親是怎樣琢磨出這條數字短信的,但是我卻在瞬間就明白了數字背后父親那無聲的感慨和欣慰: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轉眼我的兒子已經40歲了……
兒子已經人到中年,我也老了啊……”
讀著父親的數字短信,我讀出了一臉的淚水……
[選自《芳草(經典閱讀)》2013年第6期,有刪改]
新視點
在《散步》中,陪母親散步這件小事成為了莫懷戚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一段記憶,讓我們感受到了家庭其樂融融的氛圍。而在《父親的無字短信》中,那一條條空白的短信恰恰是父親對“我”關愛的深情演繹,唯一一個有內容的短信背后所包含的更是父親對“我”無限的牽掛。作者以短小的故事向我們傳達了親情的溫暖和厚重,也許你從中讀出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