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群法師:物質慈善只能解決一時的需要,心靈慈善能夠給生命帶來長久的利益和安樂。現在社會最大的問題是人的心態不好,心靈慈善顯得特別重要。
@正能量:人生,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會像真正的太陽那樣,有定時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輩子都活在太陽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憑借你心靈光,你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
@中國孩子之學堂故事:曾國藩天資平平,最初考取秀才,竟應考七次、歷時九載。他是如何修煉成“完人”的?全在修身慎獨。在其留下的“日課四條”中,頭條即為“慎獨”,認為“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
@文字養心堂:沉得住氣,方成得了器。收獲的多少,常不在于付出多少,而是受外力使然或偶然因素所致。不要奢望付出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什么,堅持不懈專注某事,若失之東隅,且收之桑榆。凡事須看遠些,急功未必近利,有時成功的腳步來得很慢,需要耐心聆聽與等候。別夢想天上掉餡餅,只要走在路上,盡頭定有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