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春后的氣溫雖然有了一定回升,但寒氣并未完全消散,倒春寒時常來襲。此時人體猶如剛發(fā)芽的幼苗,氣血從內(nèi)向外走,毛孔也逐步開放。因此此時應順應天地陰陽之氣,給予適當調(diào)攝,使陽氣得以宣達。在做菜時,也不妨放入一些香辛料,既增加了菜品的色香味,也能更好地幫助體內(nèi)陽氣的發(fā)散。
歷史悠久話香料
人類遠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就已大量應用辛香料。考古學家從金字塔墻壁上的象形文字和從基督教的《圣經(jīng)》中,都發(fā)現(xiàn)了人類的祖先在生活中食用辛香料的重要記載遺跡。
在我國,《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將中草藥分為了上、中、下三品,上品藥應天之命,與神相通,能補養(yǎng)生息,無毒,長期服用無害,有延年益壽、輕身益氣之功效,其中便有桂皮、人參、甘草和察香。中品藥養(yǎng)生防病,滋補體力,充分利用其特點調(diào)整其毒性,可配合使用者,主要為生姜、當歸、犀角等。下藥主治各種疾病,因有毒性忌長期服用,主要的有大黃、桔梗、杏仁等。從中亦可以說明我國對辛香料的應用有著非常久遠的歷史和科學認識。
助陽也要由內(nèi)及外
雖說許多香辛料都有著幫助身體進行陽氣生發(fā)的作用,但由于生發(fā)陽氣的過程也會隨著時節(jié)的不同,而有著自己由臟腑到經(jīng)絡的運行規(guī)律,所以香辛料,同樣也就有了它的專屬劃分。
助臟腑生發(fā)類香料
茴香
大、小茴香都是常用的調(diào)料,是燒魚燉肉、制作鹵制食品時的必用之品。因它們能除肉中臭氣,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大茴香即大料,學名叫“八角茴香”。小茴香的種實是調(diào)味品,而它的莖葉部分也具有香氣,常被用來作包子、餃子等食品的餡料。
【性味歸經(jīng)】 味辛,性溫。入腎、膀胱、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開胃進食,理氣散寒,有助陽道。主治:中焦有寒,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部冷痛;疝氣疼痛,睪丸腫痛;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
陳皮
陳皮味甘苦,但有橘子的清香,是水果柑橘的果皮經(jīng)干燥處理后而制成的干性果皮,這種果皮如在保持干燥的條件下,可長久放置儲藏,故稱陳皮。陳皮如果是冬柑的皮曬制而成的,則其質(zhì)量較好,它的外表呈現(xiàn)深褐色,且皮瓤薄,放在手上覺得很輕而容易折斷,同時還伴有清香味。
【性味歸經(jīng)】 苦、辛,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 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肉桂
肉桂,又名玉桂、牡桂,為樟科常綠喬木。樹皮芳香,可作香料,味與產(chǎn)自斯里蘭卡肉桂的桂皮相似,但較辣,不及桂皮鮮美,且相比桂皮更厚。
【性味歸經(jīng)】 大熱,味辛、甘。歸腎、脾、心、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發(fā)汗解肌,溫通經(jīng)脈。
花椒
花椒,別名:檓、大椒,其果皮可作為調(diào)味料,并可提取芳香油,又可入藥,種子可食用,又可加工制作肥皂。花椒除各種肉類的腥氣;促進唾液分泌,增加食欲;使血管擴張,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一般人群均能食用,孕婦,陰虛火旺者忌食。
【性味歸經(jīng)】 辛,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
【功能主治】 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
助經(jīng)絡表里生發(fā)類香料
薄荷
薄荷,別名野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薄荷是一種充滿希望的植物,雖然是一種平淡的花,但它的味道沁人心脾,羅馬人與希臘人都很喜歡薄荷的味道。在節(jié)慶時,他們還會把薄荷紡織成花環(huán)佩帶在身上。
【性味歸經(jīng)】 辛,涼。 入肺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氣。
紫蘇葉
紫蘇葉為一年生、直立草本,南方7至8月,北方8至9月。紫蘇和野紫蘇的葉為毛小軟枝。枝葉茂盛時收割,攤在地上或懸于通風處陰士,干后將葉摘下即可。均以葉完整,色紫、香氣濃者為佳。
【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歸脾、肺二經(jīng)。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氣和中,安胎。
生姜
生姜指姜屬植物的塊根莖,別名紫姜,生姜,鮮姜,老姜。吃過生姜后,人會有身體發(fā)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余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nèi)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diào)房間里呆久后,吃生姜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性味歸經(jīng)】 辛、微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 發(fā)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白芷
白芷別名香白芷、庫頁白芷、祈白芷。一般生于林下、林緣、溪旁、灌叢和山谷草地。夏季開傘形白花,果實長橢圓形,根入藥,有鎮(zhèn)痛作用,古以其葉為香料。
【性味歸經(jīng)】 辛、溫,歸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 散風解表,通竅止痛,燥濕止帶,消腫排膿,止癢。
菜品推薦
大廚出鏡 沿用上期
宮廷香酥鴨方
點評:此道菜品不僅工序繁復,更是處處體現(xiàn)著老北京宮廷菜的范兒。作為是當年慈禧太后最愛吃的菜品之一,其外焦里嫩、香味濃郁的口感無疑是為一絕。
五彩繽紛椒麻雞
點評:這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四川傳統(tǒng)涼菜,鮮嫩的雞肉配以小蔥醬、花椒醬提味,在少了辣椒的的鮮辣之余卻多了一股小蔥與花椒混合的清香。再加上搭配的蔬菜沙拉,更是避免了品嘗雞肉后的油膩。
特別鳴謝 四川大藥房LOGO
御膳宮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