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這花兒有的含蓄有的熱烈,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構成祖國燦爛的民族文化。攀枝花米易是一個讓人回味無窮的地方,原生態(tài)的山水,古老的建筑,淳樸的民風……這里的風土人情讓人流連忘返,這片傳奇的土地上孕育著彝族、藏族、羌族、蒙古族、僳僳族等二十多個少數民族,它們豐富了米易的文化內涵,不同的民俗風情更是耐人尋味。
新山約德節(ji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人不能拒絕的魅力,我們怎能免疫呢?愛情是人類最神圣的情感,而浪漫的傈僳人為此專門有個節(jié)日,名曰“約德節(jié)”。每年的農歷三月十二至十八便是米易新山傈僳族人的“約德節(jié)”,所謂“約德”其實是約會的意思,“約德節(jié)”就是約會節(jié)。
陽春三月,滿山遍野的馬纓花開放了,布谷催春,百鳥爭鳴,萬物復蘇了!“約德節(jié)”來臨,姑娘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佩戴上平日不舍得用的各種飾品,小伙子們穿上節(jié)日盛裝,帶上心愛的葫蘆笙歡聚在一起。白天登山對歌,靈巧的傈僳人用隨手采來的樹葉為樂器,用信手拈來的歌聲表達出對生活的熱愛……入夜,點燃篝火,喝著自釀的美酒,姑娘們互訴友情,或是跳起歡樂的薅秧舞,歡歌健舞直至凌晨,盡情享受這好日子。在約德節(jié)這七天里,新山鄉(xiāng)成了歌舞的海洋,山林間都是此起彼落的歌聲,許多青年男女都是“約德節(jié)”找到自己心愛的人,在這片摯愛的土地上攜手共度一生,如他們居住的房屋一樣“千腳落地”。
濃郁火把情
在彝族的民間傳說里,天神恩梯古茲派嘍羅到凡間收苛捐雜稅被殺后,放出害蟲到人間禍害,人們便在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相邀用蒿枝扎好的火把焚燒害蟲并取得了勝利,因此有了今天的“火把節(jié)”。作為彝族獨特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以其熱烈、盛大、濃郁成為一年中最隆重熱鬧的時節(jié),不亞于漢族一年一度的春節(jié),這也是彝族風情的濃縮反映,是不同地域彝同胞的共同節(jié)日,無論是米易、涼山,還是云南楚雄,彝族同胞們都會在同一時刻,讓心靈引起深深共鳴。這節(jié)日是民族的,同時也是可以感染世界的。
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們到米易、涼山和云南與彝族同胞一起歡慶這盛大的節(jié)日。別怕不過癮,火把節(jié)要過三天的,第一天清晨,男人聚集河邊殺豬、宰牛、打羊分肉;婦女在家忙著煮蕎饃、磨糌粑面,準備以后兩天的熟食,這一天還有一項重要的內容,那就是每家要殺一只雞,察看雞舌、雞膽、雞股以占卜來年的吉兇,并燒雞祭祖,祈盼闔家平安、牲畜興旺。第二天,人們都盛裝打扮從方圓幾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寨潮水般涌向青山環(huán)抱的火把場,開始精彩紛呈的活動,斗牛、賽馬、斗羊、摔跤、斗雞、爬桿、搶羊、射擊、賽歌、選美、賽衣、老鷹捉小雞等……人們盡情歡唱著、揮舞著,展現(xiàn)力與美,直到太陽悄悄落下山,便迎來狂歡之夜了!熊熊燃燒的火把將空氣也染得炙燙,川流不息的人群圍著篝火跳起了鍋莊舞,彝族人獨特的歌喉仿佛穿越無數山高水長而來,既空靈又熱情。在人潮的歡騰里,火把就像人們舉起的詩,在烈焰騰騰的火焰里,心的詩歌縱情歌唱,也縱情地燃燒。
魅力三月街
出門遠行,總會對各具特色民族飾品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很欣喜有三月街這樣的節(jié)日。三月街又名“觀音市”,是白族盛大的節(jié)日和街期。每年農歷三月十五舉行,為期五至七天,以云南大理最為繁盛,米易白族同胞也會在這節(jié)日里舉行典禮。最初三月街帶有宗教活動色彩,傳說觀音菩薩在三月十五治服了為害人民的羅剎,為此,白族人民年年相聚,舉行拜祭活動,后演變?yōu)橐荒暌欢鹊慕制冢蚀斯?jié)又稱“觀音節(jié)”、“觀音街”。
三月街活動豐富多彩,白族人民,以及附近的漢、彝、納西、藏、僳僳、回等族同胞,紛紛身著節(jié)日盛裝,趕著牲畜,手攜肩挑山貨藥材和農副產品,聚集廣場上,除進行物資交流外,還舉行對歌、跳舞、射箭……其中最激動人心的還是賽馬,各族驃悍騎手云集三月街,只待一聲號令,策馬飛奔英姿颯爽,場面十分壯觀。民族文藝演出和體育活動讓月街熱鬧非凡,入夜華燈齊放,民族對歌此起彼伏,白族“大本曲”演唱通宵達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