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血液添新族
近日,羅馬尼亞科學家研制出一種人造血液——由水、無機鹽以及一種深海昆蟲體內提取的蚯蚓血紅蛋白合成的材料,可短時間替代血液實現氧氣和二氧化碳交換代謝。這一成果如果得以成功推廣應用,則有望緩解血庫的供給短缺,甚至避免血液污染的風險,同時通過化學修飾,實現對氣體的高溶解度,避免氣泡的產生,大大提高輸血的適用范圍和臨床功效。
女孩有喜愛甜食的特殊基因
無法抵御甜食的誘惑,不再是女孩兒的錯。英國《每日郵報》今日發文稱,新研究為愛吃甜食的女孩兒找到了科學依據,原來她們的這種行為,是因為一種特殊基因所導致的。
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的邁克爾˙敏尼團隊測試了150多個孩子和他們的母親。加拿大研究人員發現,肥胖是因基因缺陷、環境壓力、心理健康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的結果。
幫助女孩兒們控制多巴胺釋放的基因出現異常,讓她們無法抵御甜食的誘惑。多巴胺受體的多少和人的遺傳基因、生活方式、外界刺激都有一定關系。大腦的背側紋狀體會釋放神經遞質多巴胺以作為對進食所做出的反應,而多巴胺釋放量與食物所帶來的快感程度相對應。
科學家發明減肥芯片
想減肥又管不住嘴?瑞士科學家發明的智能減肥芯片可能給人們帶來福音。這種芯片植入體內后可以實時監測血脂水平,當它發現“主人”吃得太多時,就會釋放出一種激素,讓人自覺放下手中食物。瑞士蘇黎世聯邦工學院教授富塞內格爾是這種智能減肥芯片的發明人。
他解釋說,芯片所用的細胞中含有兩種基因,一種基因負責檢測血脂水平,當它發現血脂水平異常時,就會告訴另一種基因來抑制胃口,這兩種基因共同作用,達到抑制食量的目的。
喝酒上臉易患高血壓?
11月19日出版的《酒精上癮:臨床與實驗研究》雜志刊登的一項韓國的最新研究發現,喝酒臉紅的人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更高。韓國忠南國立大學科學家完成的這項新研究對1763名韓國男性參試者的高血壓發病情況進行了研究。參試者中有527人喝酒愛臉紅,948人喝酒后不臉紅,288人滴酒不沾。結果發現,與不喝酒的參試者相比,臉紅組參試者每周喝酒4杯,高血壓危險翻倍;不臉紅組參試者只有每周飲酒超過8杯時,其高血壓危險才會增加。也就是說,喝酒臉紅者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高血壓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