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正濕淋淋滿頭泡沫的時候電話響了,沒來得及接。沖干凈頭發(fā)之后,一邊擦頭發(fā)一邊拿起電話,順手就給媽媽撥了回去。剛說了一句話:“媽,我剛才正在洗頭……”“什么?大晚上的洗什么頭啊,不怕頭疼啊你……”巴拉巴拉,以下可以省略N個字,中心意思就是,我在拿自己的身體健康開玩笑。不過從專業(yè)角度考慮,這種說法并不是毫無依據(jù)的。對于勤勤懇懇的上班族來說,每天下班之后的最大感受就是癱在沙發(fā)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躺在床上擺成一個“大”字。洗頭啊洗澡啊,都是臨上床睡覺半個小時要做的事情,往往不等頭發(fā)干透就迫不及待地上床睡覺了。實際上,熱水洗頭之后,頭部毛細血管擴張,身體熱量散失加快,再加上濕發(fā)水分蒸發(fā)同樣需要帶走大部分熱量,總體上易使人體受寒。而受寒之后,身體抵抗力下降,使病菌趁虛而入,而上呼吸道則是首當其沖。并且,頭部受寒之后血管收縮,會使血壓升高、血黏度增加,這些都是引發(fā)血栓的因素,并且使頭部有痛感。腦血栓能夠引發(fā)失語、癱瘓,嚴重時則會危及生命。至于濕法入眠也非常不可取,由于體溫調節(jié)功能變弱,更易使身體受寒引發(fā)感冒頭痛等癥狀。
于是,我從此以后便開始早上洗頭了。終于有一天,同事大吼一聲:“怎么可以早上洗頭呢?會頭痛的呀!”我有點暈,為什么早上洗頭也不行?仔細分析一下,確實不無道理。早起的時候,人體的各項機能還沒有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雖說有提神的功效,但是也確實會是一個不小的刺激,令頭部有不適感。再加上急于出門,很多時候無法等到頭發(fā)完全吹干,在頭部毛孔處于張開的狀態(tài)下,驟然受到外部冷風的刺激,會和上述晚上洗頭造成相同的后果,甚至更為嚴重。
但其實無論早上洗頭還是晚上洗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等頭發(fā)完全變干之后再進行接下來的重要活動,例如睡覺或者上班。待身體狀況回復到正常狀態(tài)之后,再做其他事情其實也就沒有什么不利之處了。就個人習慣而言,我更傾向于早上洗頭,不過最好能等太陽出來之后,并且以溫水洗頭,既能降低對頭部的刺激又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最重要的一點,有利于發(fā)型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