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手術治療Pilon骨折的方法,探討臨床療效;方法:對收治的80例Pilon骨折患者的臨床及隨訪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此組樣本隨訪6-24個月,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5%,其中Ⅱ型骨折有效率90%,Ⅲ型骨折有效率60%;實驗組總有效率92.5%,其中Ⅱ型骨折有效率90%,Ⅲ型骨折有效率95%。對比發現對于Ⅱ型Pilon骨折兩種治療方法無明顯差異,Ⅲ型Pilon骨折兩種治療方法對預后差異明顯:實驗組愈合時間明顯小于對照組、實驗組并發癥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于Pilon骨折尤其是Ⅲ型骨折患者,切開復位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方法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癥率,值得臨床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Pilon骨折;手術;內固定;切開復位
【中圖分類號】
R27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020-02
Pilon骨折指波及負重脛骨遠端關節面和干骺端的骨折,其發生原因包括軸向暴力、下肢的扭轉暴力等,前者主要是由高處墜落及車禍等高能量暴力導致;后者主要由低能量扭轉暴力所致。機制不同預后不同[1]。Pilon骨折是臨床常見的較多難治療的一種關節內骨折,且治療尚無統一的原則。我院自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6年選取按照Rudi-Allgower骨折分型Ⅱ、Ⅲ型閉合性Pilon骨折患者各40例隨機給予有限切開復位簡單內固定加外固定術、切開復位解剖鎖定鋼板內固定術方法進行治療,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資料均依據臨床癥狀、體征以及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本組病例資料均為閉合性骨折,軟組織條件較好;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齡23--55歲,平均年齡37.7歲;分析受傷原因:車禍傷39例,墜落傷30例,扭傷或其他砸傷11例。將其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40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各2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23--53歲,平均年齡36.6歲;實驗組40例(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各20例),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齡37.4歲。實驗組、對照組患者性別比例、年齡組成及病情程度等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可進行比較(P>0.05)。
1.2 方法及標準:
1.2.1 方法:
對照組40例給予有限切開復位簡單內固定加石膏外固定。對合并腓骨骨折患者首先使用鋼板對腓骨進行固定,使肢體長度恢復正常,然后再前外側進行有限的切開皮膚、直視下將關節進行復位,若骨骺發生塌陷缺損,一般選擇自體髂骨植骨,然后用螺釘或克氏針將骨塊固定,在進行石膏外固定;實驗組40例給予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首先要對腓骨骨折進行切開整復及鋼板內固定,然后再從脛前內側向內踝切口(兩側切口距離不小于7cm),將脛骨下段關節面顯露,進行解剖復位(C臂機透視滿意),對于關節面發生塌陷或缺損進行自體骨移植,然后采用解剖鎖定鋼板和螺釘進行支持、固定,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骨折愈合時間、并發癥等。
1.2.2 療效判斷標準:
依據踝關節評分系統[2]進行評分:優96-100分,良91-95分,可81—90分,差0—80分;其中總有效率為優+良例數。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結果:
此組樣本隨訪6—24個月,對照組治療總有效30例,總有效率75%,其中Ⅱ型骨折有效18例,有效率90%,Ⅲ型骨折有效12例,有效率60%;實驗組治療總有效37例,總有效率92.5%,其中Ⅱ型骨折有效18例,有效率90%,Ⅲ型骨折有效19例,有效率95%,兩組Ⅲ型骨折治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組樣本對照組中Ⅱ型骨折患者有2例創傷性關節炎,Ⅲ型骨折患者4例有不同程度關節僵硬伴合并創傷性關節炎,1例創傷性關節炎;而實驗組僅有1例診斷為創傷性關節炎,無其他并發癥出現。
3 討論
Pilon骨折即指累及脛骨下關節面的脛骨遠端骨折,占整個脛骨骨折3%~10%,主要是由于高處墜落以及交通事故傷導致;典型的特征是脛骨遠端負重關節面產生不同程度的碎裂、關節面不平整、干骺端出現骨缺損和骨壓縮,同時常合并有腓骨下端及內踝、外踝骨折和軟組織損傷,是臨床中較難處理的一類骨折[3]。
臨床上采用單純石膏外固定或加用有限切開復位簡單內固定手術進行治療Pilon骨折主要是因為其切口較小,在螺釘和克氏針的固定下可有效對骨折端保持對位、對線的穩定,并且有利于創面的愈合[4],但是該方法的治療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越來越多的患者同意選取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治療方法,因為其對患者的保護及固定強度更好,內固定器材選擇解剖鎖定鈦板,它可以使鎖定螺釘在遠端關節面下呈“竹筏”式排列并向下7°成角,這樣的結構不僅能夠固定脛骨遠端,使螺釘與鋼板間角度更穩定,而且還能抓持固定住Volkmann骨塊和Chaput骨塊,避免了Ⅰ期、Ⅱ期骨折復位的丟失,其對骨折塊特別是干骺端的關節面骨折塊具有較好的支持作用[4];另外,鎖定鈦板是一種框架結構,且可跨越粉碎段骨折,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骨膜和骨的血運,為踝關節早期功能鍛煉提供了基礎,同時在早期負重活動中對骨折端起到了一種良性刺激,縮短了骨折愈合時間,也避免了應力遮擋產生的影響,進而減少了關節僵硬、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的發生。
因此可見對于Pilon骨折尤其是Ⅲ型Pilon骨折,切開復位解剖鎖定鈦板內固定手術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癥率,值得臨床中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洪林,呂一,朱立華,等.13例脛骨Pilon骨折手術治療失敗原因分析[J].中醫正骨,2011,23(5):52-53.
[2]趙杰青,張西金,吳鵬遠.脛骨Pilon骨折的手術治療體會[J].臨床骨科雜志,2010,13(1):109.
[3]胡紅耘,吳友利,徐江發,等.不同類型Pilon骨折的手術治療[J].臨床骨科雜志,2011,14(4):407-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