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妊娠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結局
【中圖分類號】
R714.2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181-02
臨產前發生胎膜破裂即為胎膜早破(premature:uptureofmembranes,PROM),其中妊娠37周以后發生的胎膜破裂稱為足月胎膜早破(PROM of term,tPRoM)。研究表明,大約60%的胎膜早破發生于足月妊娠[1],此時胎兒已經發育成熟,以哪種方式結束妊娠以達到最大限度地降低胎膜破裂引起的母嬰危害,目前尚無統一標準。為了探討足月胎膜早破對妊娠結局及母嬰安全的影響,本文就我院146例足月胎膜早破產婦的臨床資料與對照組做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資料來源: 以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孕周≥37周的146例胎膜早破產婦擬定為胎膜早破組, 年齡26.5±7.5歲,其中初產婦112例,經產婦34例,同時隨機抽取同期在我院住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未早破產婦146例擬定為對照組,兩組產婦均未有妊娠并發癥和合并癥,且年齡、孕周、胎齡及孕產次等資料相仿,具有可比性。
1.1.2 胎膜早破診斷標準:(1)孕婦主訴有大量液體從陰道流出,量的多少和持續時間不同;(2)酸堿試紙測得陰道分泌物pH>7;(3)陰道液涂片烘干后可見羊齒狀結晶。
1.1.3 胎膜早破后的處理: 胎膜早破者給予抬高臀部、保持外陰部的清潔衛生,減少不必要的陰道檢查;嚴密監測羊水及胎心、產婦體溫及血白細胞等情況, 對于胎膜破裂超過12h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對于除頭盆不稱及絕對性剖宮產指征以外的、24h內仍未臨產的產婦,以催產素引產終止妊娠。
1.2 方法
1.2.1 對比分析:比較并分析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剖宮產指征以及母嬰并發癥等方面的差異。
1.2.2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軟件包,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娩方式比較: 胎膜早破組順產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而剖宮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產鉗助產率在兩組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剖宮產指征比較: 胎膜早破組實行剖宮產79例,頭盆不稱、胎兒窘迫及臀位構成剖宮產的主要指征,三者共占81.01%,對照組實行剖宮產44例,精神因素、社會因素及雙胎成為剖宮產的主要因素,三者共占74.99%,兩組剖宮產例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 引起胎膜早破的因素較多,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包括創傷、胎位異常、頭盆不稱、宮頸內口松弛、胎膜結構異常以及感染等,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胎膜張力及彈性回縮力下降,胎膜變薄,不能抵抗宮腔內升高的壓力而發生破裂[2-3]。本研究資料中,頭盆不稱、胎兒窘迫以及臀位成為引起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而雙胎引起的胎位異常也是引起胎膜破裂重要因素。
3.2 剖宮產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從表2可知,胎膜早破組實行剖宮產79例,占54.11%,對照組實行剖宮產44例,占30.14%,兩組之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胎膜早破增加了難產幾率,使剖宮產幾率增大,其主要原因可能與胎膜早破與難產之間的互為因果關系有關[4]。當頭盆不稱、胎位異常時,胎頭銜接不良,胎先露與骨盆間留有空隙,羊水由此進入前羊水囊,宮腔壓力突然升高導致胎膜承受不起而發生破裂;胎膜破裂反過來又導致大量的羊水流失,殘余量減少,宮縮乏力,臍帶因宮壁和胎體的擠壓而發生臍血循環障礙,造成胎兒缺氧而引起宮內窘迫,增加難產,剖宮產率及產鉗助產率隨之增加;表2也顯示,對照組實行剖宮產44例,占30.14%,但實行剖宮產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因素(43.17%)和精神因素(15.91%),這也反映出近年來剖宮產率升高的趨勢[5]。
3.3 母嬰并發癥增加的原因分析:已有諸多的臨床報道證實胎膜早破對母嬰安全有著巨大的危害[6-7]。足月胎膜早破對母體的危害主要是并發產褥感染,從表3可知,胎膜早破組的母體產褥感染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胎膜早破導致產褥感染幾率增加,這與王華等[8]的報道基本一致,這也提示我們,對于胎膜早破者,適時運用抗生素預防感染是極為必要的,而加強無菌操作和正確處理胎膜早破也尤其關鍵;表3數據顯示,胎膜早破組的新生兒肺炎發生率和新生兒窒息發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胎膜早破使新生兒的危險度增加,這與有關研究報道也相符合[7,9]。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胎膜早破使羊水流盡,胎兒宮內缺氧而導致胎兒窘迫,造成出生時新生兒窒息,由于胎兒在宮內有呼吸動作,特別是在缺氧時,呼吸動作更為明顯,使新生兒呼吸道感染幾率增加,新生兒吸入性肺炎發病率也隨之上升。這也提示我們,為減少胎膜早破對母嬰并發癥的發生,待產期應盡量減少陰道檢查和肛診次數,做好產婦體溫、血白細胞監測,對胎膜破裂超過12h或出現感染征兆的產婦要及時運用抗生素。
綜上所述,對于妊娠足月胎膜早破的產婦,為確保母嬰的安全和健康,如果無頭盆不稱、胎兒窘迫、臀位等異常情況,應積極實施催產素引產終止妊娠,倘若產婦具備頭盆不稱、臀位及胎兒窘迫等剖宮產指征,應盡早實施剖宮分娩以減少母嬰并發癥。同時,加強對孕婦的產前教育與檢查、及時治療孕期中生殖道疾病以及有效地防范胎膜破裂的危險因素也是尤為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馬丁,魯秋云.婦產科疾病診療指南[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168-170.
[2]陳麗麗.206例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原因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05,27(2):97-99.
[3]張林東,李麗,崔世紅,等.未足月胎膜早破449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09,10(3):69-71.
[4]張惜英.實用婦產科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85-187.
[5]王玉梅.淺析剖宮產率及剖宮產指征變化[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4):3370-3372.
[6]唐全蓮.胎膜早破178例臨床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2008,17(8):639-640.
[7]吳芬英.單胎頭位足月妊娠胎膜早破312例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07,9(4):468-470.
[8]王華,趙成元.足月胎膜早破177例臨床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7,14(4):493-494.
[9]李春香,徐金萍,殷軍芳.胎膜早破162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9):1299-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