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46-02
妊娠對于每一個適齡的已婚育齡婦女來說都是一很自然的生理現象,但它是婦女一生中的一個特殊時期,也是一個危機時期。妊娠會造成婦女身體各系統的生理改變和心理變化,這些心理反應和并發癥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胎兒和孕婦的生命安全。護理人員應針對不同孕期的婦女提供相應的健康教育指導,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以確保胎兒和孕婦的健康,使其順利度過妊娠期。
1 妊娠期的保健
1.1 孕婦情緒的保健: 孕婦的情緒與胎兒的發育有密切關系。孕婦心情舒暢,身體各器官的功能都處于最佳狀態,可使血液循環、神經內分泌調節都保持在最好水平,胎盤的血液循環和內分泌調節也維持在高水平,保證了胎兒血液和營養的充分供給,有利于胎兒的發育生長。相反,嘈雜吵鬧的環境,使孕婦煩惱、憂慮、苦悶,情緒低沉,精神不愉快,食欲不好,使各器官功能處于消極狀態,則可影響胎兒的血液和營養的供應,以及胎兒神經內分泌的調節,甚至導致胎兒發育異常。所以,孕婦有一個舒適安靜的環境,多聽聽優美動聽的音樂,保持心情愉快,對胎兒發育是有益的。
1.2 孕婦衣著的保?。?理想的孕婦服裝標準是能有助于糾正膨脹的外形,衣著既美觀富有時代感,又不緊縮身體。孕期提倡彈性好的連褲襪,避免穿環形襪帶以及圓口松緊的長筒襪,因為它們防礙下肢靜脈回流,加重靜脈曲張。孕婦身體的重心發生前移,常常需要改變身體姿勢才能維持身體的平衡,此時孕婦穿鞋要考慮安全性,為此不能穿高跟鞋或容易脫落的涼鞋。穿高跟鞋會增加腰和后背肌肉的支撐力量,加重姿勢改變的程度而導致背痛和疲倦。許多平底鞋,缺乏支托作用,走路時振動會直接傳到腳上,也不便行走,同樣會造成疲倦、腿痛、背痛情況。孕婦的鞋最好:腳背部分能與鞋緊密結合;具有牢固支撐身體的寬大后跟;鞋后跟高度在2~ 3cm左右;鞋底帶有防滑紋。
2 妊娠各期的心理反應
2.1 不可耐受期(1~3個月)此期孕婦有不同程度的恐懼心理,初產婦尤甚。擔心胎兒對母體的影響,家庭的看法及其他經濟及人際關系問題。表現為情緒極不穩定,易受暗示,依賴性增高。
2.2 適應期(4~6個月)在此期孕婦在身心兩方面都已對妊娠產生適應,情緒轉為穩定,感知覺、智力及反應能力略有下降。同時此期孕婦會產生放松心理,認為已有孕4、5個月了,可以不去醫院做產前檢查了。
2.3 過度負荷期(7~10個月)此期胎兒發育迅速,生理功能處于顛峰狀態而過度負荷,這種過度負荷的應激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反應,主要是對分娩的恐懼、不安、因行動不便而產生的心理沖突;情緒不穩定,精神易受壓抑。這時孕婦會表現為焦慮、心悸、情緒不穩等。
3 心理護理及保健
3.1 轉變角色,順利完成妊娠過程:樹立信心。目前我們面對的絕大多數是初產婦,對妊娠沒有經驗,常常認為自己還未做好作母親的準備,未作好充分準備來應對妊娠后的工作、學習、家庭生活、孩子培養等問題,作為護理人員,我們應根據孕婦的文化程度、個人素養及承受能力對孕婦發生的這一系列身心的變化給予正確指導,告知一些有關的妊娠知識,正確認識和勇敢面對妊娠,處理好妊娠與工作和生活的關系,轉變角色,承擔起母親的責任,愉快完成妊娠過程。
3.2 穩定情緒減輕焦慮。孕婦焦慮的產生首先來自于妊娠早期的不適,二是來自于擔心胎兒健康,擔心胎兒發育是否正常,三是來自于妊娠期合并癥及并發癥。此時護理人員應根據孕婦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指導,多采取安慰療法,尋求家人和社會的支持,多與孕婦溝通交流,多傾聽,同時指導孕婦避免接觸有毒化學物質及放射線等,戒煙戒酒、避免進入煙酒多的公共場所。
3.3 正確認識早孕反應及并發癥
3.3.1 惡心、嘔吐大多孕婦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惡心現象,部分孕婦出現嘔吐,多以晨起時明顯,有些頻發,輕者可予以少量多餐,多吃清淡飲食為佳,避免空腹,以免低血糖發生。嚴重嘔吐者可住院糾正脫水及補充電解質等必需營養物質治療。
3.3.2 尿頻、尿急告知孕婦妊娠早期如出現尿頻、尿急是因為子宮增大,壓迫膀胱所致,加上盆腔血流供應增加,促使膀胱排空次數增多。孕婦如有尿意時,應排空膀胱,常做提肛運動,訓練盆底肌肉的收縮功能,從而增加排尿控制能力。
3.3.3 妊娠早期最常見的就是陰道出血。只要有陰道出血,無論多輕微,都應保持鎮靜,要立即躺下休息,并與醫生取得聯系,避免下床走動和做家務。必要時立即住院觀察。
3.4 飲食指導妊娠期婦女的膳食應葷素兼備,粗細搭配,品種多樣,營養均衡,注意飲食適量。醫護人員此時應向孕婦詳細講解孕期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如孕期攝入不足會影響孕婦及胎兒的生長發育,攝入過量,活動量減少,易導致孕婦肥胖,胎兒生長過快,過大。引起分娩困難。也可增加糖尿病的發病幾率和高脂血癥等代謝性疾病,為此,孕婦要合理飲食,確保孕婦健康及胎兒正常發育。
3.5 孕婦自我監測的指導,孕30周左右指導孕婦開始自測胎動,每日早、中、晚各數一小時胎動,每小時不得少于3次,或將3次的數相加在乘以4得出12小時胎動計數,每12小時在30次左右為正常,反映胎兒情況良好。數胎動時要保持安靜,思想集中。如12小時胎動少于或多余30次均為異常,提示胎兒宮內缺氧,應及時就診。
3.6 加強分娩知識培訓:做好分娩準備通過孕期對孕婦的健康教育指導,使孕婦充分認識,分娩是絕大多數孕婦有能力完成的自然過程,同時進行分娩前的培訓,講解在產程中如何配合,何時用力,使孕婦做好充分的分娩準備,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總之,妊娠期孕婦的護理是一門精細的護理技術,為了使每個孕婦能在最佳心理狀態下孕育胎兒,需要我們每個婦產科護理工作者在工作中細心觀察、深入分析、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