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年向老年過度的更年期,生理和心理的衰退都比較明顯,常常給人帶來種種不適,被喻為人生中的“多事之秋”。
婦女的更年期,大多發生在50歲左右,月經斷絕的前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就觀察到50歲上下的婦女,由于腎氣漸衰,沖任經脈虧損,終致天癸枯竭,所以月經停止,生殖能力也隨之喪失。在這一時期,人體陰陽每每不相協調,因而出現一系列臟腑功能紊亂的癥狀。
婦女更年期的癥狀多種多樣,變化多端,時隱時現,時輕時重。
情緒不穩定,最為突出,或煩躁易怒,或多愁善感,或憂郁焦慮,或孤僻好靜,或嘮叨不休。潮熱,也很正常,無論白天黑夜,自覺熱流陣陣涌向頭面、頸背或四肢。潮熱之后,接著就是出汗。失眠多夢、頭昏眼花、腦脹耳鳴、疲倦乏力,也是較為常見的癥狀。有的出現胸脅緊壓感,有的出現皮膚蟻行感,有的又覺關節、肌肉疼痛……主觀感受如此眾多,檢查起來又沒有發現異常,所以現代醫學統稱為婦女更年期綜合征。
對絕大多數更年期婦女來說,癥狀都比較輕,持續時間也比較短,但也有一些人的癥狀比較明顯,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
為了減輕種種不適,消除更年期的煩惱,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講究心理衛生。要懂得更年期的到來,是很自然的事情。出現這樣那樣的不適,并沒有大不了的毛病,只不過是生理改變的自然反應而已。短則半年,長則兩年,就會恢復正常,還可以重新煥發“第二個青春”。
在這一時期,生活起居要規律,勞逸適度,動靜結合,既要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又要有適當的文娛體育活動。在飲食方面,少吃動物脂肪、糖類和辛辣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和黃豆制品。
更年期的婦女,只要減輕精神負擔,注意勞逸結合,配合飲食調養,使生活豐富多彩,情緒愉快,各種不適的感覺就能減輕,逐漸消失,使自己比較順利地度過多事之秋。
男子更年期的到來,比女人晚,通常表現為體力不佳,精力不足,記憶力減退,思維也欠敏捷,對許多事情不感興趣,不愛活動。也長出現失眠多夢,心煩易怒,性欲低下,甚至陽痿等。這些癥狀,常被誤認為神經衰弱。其實,這是男子半百之后,睪丸酮水平迅速降低,從而造成了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只要消除顧慮,注意生活起居,業余時間多從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娛體育活動,癥狀就會減輕,逐漸消失,就能比婦女更容易順利地度過這人生的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