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眾人的印象中,都江堰是一座旅游之城,是一座有著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的底蘊之都。隨著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十三屆三中全會的結束,在努力將其建造成國際旅游城市的同時,優化產業升級,結合優勢資源,著力發展城市養生產業便成為了政府工作的重心。
交通先行成產業發展保障
坐擁雙遺,背靠大成都,自古以來,都江堰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先天優勢承載了太多的榮耀,可謂羨煞旁人。雖然先天條件出眾,但都江堰同樣有著后天的不足——交通瓶頸。前些年,進出都江堰主要依賴于成灌高速、老成灌路兩條交通大動脈。雖然經過成灌高速只需要30分鐘左右,但由于成都出城的羊西線交通擁堵,從而導致了人們對都江堰在心里距離上的拉遠,可以說,交通路網的不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都江堰經濟的發展。但隨著都江堰打造國際化旅游都市的發展戰略出臺,以及為打造養生產業而做出的城市布局,讓都江堰的交通迎來了一次重大發展契機的同時,也為都江堰養生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3年7月2日,南充至都江堰市高速動車開通并首發,全程2.5小時;8月9日,重慶至都江堰市高速動車開通并首發,全程3小時。成都地鐵和快鐵的雙聯通,以及南充、重慶動車的開通,讓都江堰成為了世人口中頻頻出現的明星詞匯。就算放到全世界范圍來看,能夠像都江堰這樣大面積地開通來自多個城市之間的城際高鐵,也屈指可數。加上數十公里外的成都,其快鐵、地鐵二號線西延線的無縫對接,讓城西都江堰融入了成都主城區“半小時生活圈”,形成了一個快捷便利的“新城西”。
此外,有關專家認為,快鐵網的開通,使成都的經濟循環變得暢快,人們無論是在城市的哪一個角落工作,都可以通過雙鐵在工作地點和居所之間快速切換。通過一系列交通的融合,都江堰開始通過各種交通系統,融入世界。成都地鐵2號線西延線、成灌快鐵、南充到都江堰、重慶到都江堰……無疑已有越來越多的人,將目光瞄準在了都江堰這座煥發了新活力的旅游城市之上。
城市配套成為產業轉型發展的基礎
城市的配套建設無疑是指城市功能在形成與發展的過程中,所需物質條件的創造和改進,因而城市的配套建設也必然將圍繞著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步展開,從真正意義上打造好城市的各類硬件環境。
就目前來說,以家樂福、大潤發、百揚、成百為代表的品牌商業配套,為都江堰提供了便捷時尚的購物場所;多所大學聚集都江堰,也進一步豐富了文化氛圍……據都江堰市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市將力爭實現年接待游客1800萬人次以上,入境游客突破50萬人次,把都江堰真正建成一個能夠完全滿足國內外游客“食、住、行、游、購、娛”需求的品牌影響力的國際旅游城市。
而在修煉內功方面,都江堰將進一步加強社會管理和服務,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強化城鄉就業、住房、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繼續加大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勞動保障等社會各項事業的投入和管理力度,著力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擴大“前后臺互動、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的社區管理試點,發揮群眾在社會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努力朝著“人有普保、勞有應獲、學有良教、病有適醫、老有頤養、住有安居”的方向迅速邁進,共創共享發展成果,為幸福都江堰建設添磚加瓦。
產業轉型升級與旅游建設相輔相成
對都江堰而言,如果說塑造國際化旅游都市是城市的最終發展目標,那么養生產業無疑是其核心內涵和內生動力,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密不可分,也因此,只有做好了城市的旅游發展規劃和建設,才能更好的完成城市的產業轉型與升級。
為此,都江堰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稟賦和不可復制的歷史文化資源,為了更好將青城道養和養生產業相結合,相關部門樹立了“大青城”景區概念,完成了區域內大熊貓野放中心、疾控中心、青城仙館等建設,通過著力打造青城山精品旅游走廊,以及道教文化展示與體驗之地,進一步將養生產業落到實處。而“拜水都江堰”主題則堅持以水為魂,同步推進灌縣古城、玉壘天府、壹街區三大片區建設,建成水利府、玉壘閣、文廟文化公園等項目,以歷史文化展示區和城市觀光核心區為著力點,帶動市區內的養生產業發展。
對于汶川地震之后的古鎮,為了引進更多的養生產業項目,政府也做了統一的風貌打造。如泰安古鎮,便鋪了新的青石板路,通了天然氣,煥然一新的古鎮形象也讓到此游覽的游客也越來越多,青山綠水的環境更是吸引了國外游客駐足。而在灌縣古城里,青石板路兩旁的建筑是統一的川西民居風格,水利衙門里陳設著各類水利設施;樓外樓中古箏悠悠;楊柳河緩緩穿城而過,河邊楊柳依依;在街巷上,有穿著鎧甲巡邏的“士兵”走過,上演著“李冰巡城”的舊時場面……
打造養生產業 他們正努力著
面對都江堰獨一無二、不可復制的優勢養生資源,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將目光投向了這座深受上天眷顧的城市,道養生、溫泉養生、環境養生,以都江堰為藍本,以養生產業為畫筆,眾多企業家在這幅畫卷上揮毫潑墨,抒寫著都江堰養生產業的新篇章。
新呼吸:打造生態健康養生地
(楊三忠,四川瀚海博雅培訓學院理事會理事長)
楊三忠董事長是地地道道的都江堰人,談及回家鄉打造養生基地的初衷,他表示,除了內心對家鄉的這份熱愛,他更是看中了都江堰的山水所擁有的不可復制的養生優勢。在他看來,都江堰不會去建造重工業、重污染的企業,養生資源正是都江堰的根,是需要去保護和傳承的文化,因此,他毫不猶豫便將養生基地選擇在了都江堰進行打造。
楊董的養生基地內的配套設施十分完善,按照“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理念,從食物、水質、運動等方面擁有一套系統的理論。并且雖然配備有一棟設施完善的醫院,但其所有的科室卻只有內科和慢性病科兩個科室,用他的話來說,來到他那兒調養身體,不用吃一顆中藥或西藥,而是只需將氨基酸、蛋白質等營養物質通過靜脈注射到體內,再結合基地的一系列自然綠色療法,身體的許多慢性疾病自然而然便克得到改善。
青城道養,道養生活
(邳海旗,中國青城派文化集團董事長)
“眾所周知,都江堰是中國的長壽之鄉、成都的后花園,余秋雨先生也曾經說過,‘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但究竟是問什么道呢?在我看來,將青城山上千年的文化提煉出來,就是問健康之道?!闭f起在青城山打造青城道文化體驗區的原因,邳總表示,他希望通過努力,將青城山兩千多年來的道文化真正落地,變成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道文化。具體來說就是五句話:登青城、聽古樂、品道茶、聞道香、練太極。
因此,無論是蓋碗茶杯,還是古樂道香,又或是花費巨大心力完成的《道養生活》一書,邳總都把道字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就像他所說的這樣,南武當北少林,峨眉弘佛法,探本上青城。當道成為了青城山乃至都江堰的一張名片,當人們除了來此問道之外,更希望在此學道、悟道,那么大家最后得到的,一定是最健康的生活。
問道青城山,養生道溫泉
(唐曉,青城(豪生)國際酒店執行總經理)
唐曉先生是一名英國籍華人,崇尚一種自然與樂活的生活態度,而青城山恰好擁有了這樣的特質?!爸赃x擇青城山打造溫泉酒店,除了都江堰有著高品質的水質外,青城山更是道家文化的源頭,我們希望的是,來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能遠離城市喧囂,和著鳥語蟬鳴,吸納人間仙境飄來的習習新風,細細品味寧靜致遠、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因此和青城山傳遞出的文化內涵十分契合?!睂τ谇喑巧降牡兰椅幕葡壬o予了極高的肯定。
而酒店的溫泉,更是攫取的青城山地層深處的優質礦泉,富含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并選用奧運水立方O3高純度水處理系統,循環過濾、殺菌、消毒,屬于典型的碳酸鹽泉。并配以道家養生藥浴,將青城山的自然環境和文化內涵進行了完美的融合。
游長壽村,吃農家飯
(解華福,都江堰市青城山鎮政府)
近年來,青城山利用豐富的旅游和道教養生資源、藥王養生文化,建立集吃、住、行、游、購、娛、療、養、保健、運動、休閑為一體的 “青城山長壽旅游度假村”,從事農家旅游的農戶達400多家,吸引了成都、重慶等地游客,形成了與大旅游配套的新格局,來這里觀光、旅游、度假、休閑、保健、療養者絡繹不絕。
“到青城山養肺,到農家園養胃”,“游青城山長壽村,探長壽養生秘訣”,“住農家園,吃農家飯,干農家活,體驗農家生活”,已成為青城山長壽村農家樂的特色和品牌,并成為都市人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