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慧志林
許石林 專欄作家、媒體評論員,新浪、搜狐、網易等著名博主,中國吟誦學會理事、深圳市雜文學會會長、深圳市戲劇家協會理事。著有《損品新三國》、《文字是肉做的》等書。
《禮》云:“欲不可縱”。縱則如渠決水,一瀉千里,不可收拾。
凡人之欲,好理解——富貴之人,多貪縱酒色、忙于酬酢,這種勞神費心的事情做多了,就是放縱,必然傷身戕命。
而讀書人、賢智之士,雖貧寒不能舉炊,亦多縱欲——其思慮過度,耽溺其中,以思慮過多而傷身損壽者,比比皆是。所以古人發現,歷代文人中很多人無子亦短壽,因為其“思慮多則心火上炎,火炎則腎水下涸,心腎不交,人理絕矣。”
所以,清代那位活了二百五十多歲的老壽星,總結長壽秘訣,一言以蔽之:儉。儉以養生,即有痛苦,要內心學會遏制排解;有歡喜,亦不可耽延沉溺。無論好壞,要學會淡然處之,即約束和裁剪自己的欲望。東晉謝安為相,秦王苻堅大軍壓境,叫囂每個人將鞭子投進長江,都能使江水斷流。謝安派子侄謝玄等領兵與其決戰于淝水。謝玄以少勝多,破苻堅,捷報傳到相府,謝安正與人下棋,接到戰報,看都不看,順手放到一邊,繼續下棋。客人倒奇怪了,說:“相爺,戰報緊急,您還是先看吧。”謝安顏色平和依舊:“沒事兒,不過是孩子們破敵打了個勝仗而已。”其從容沉著,嫻雅大方,堪稱千古風流。
另一位丞相王導,初南渡,那些北方來的士大夫,每逢佳日,攜酒籍卉飲宴,觸景生情,新亭對泣,王導振衣朗聲說道:“成天這樣哭哭啼啼,成什么樣子,現在正是咱們戮力輔佐皇帝,以圖收復中原的時候。”這樣英武神明的王丞相,到了六十歲以后,卻故意成天顯得對什么都不上心。別人私下說王丞相成天昏昏的,像個沒用的人一樣。王導也私下笑曰:“將來你們會懷念我這種昏頭昏腦。”他一是認為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個人不必把自己的才智看得過重,無論是個人還是國家,后繼有人比自己能干更重要;二是認為天下事,各有天命,人不能太爭吧,不能逞能,逞能等于縱欲。
像王謝這樣的風流,現在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尤其是在一個崇利的時代,人們多崇尚殺伐征服,不會理解歷史上這種文化的內涵。
宋朝寇準,是個行事磊落豪放的人,他做官,幾乎是沒有什么城府的,無意中得罪的人到處都是,所以毛病和辮子很容易被抓住。好在他生活的時代是對讀書人非常優待的宋朝,皇帝對讀書人十分客氣。否則,以寇準的性格,不可能立朝論政。但寇準愛逞能,沒有利用好自己所在的好環境,不知道收斂,所以后來被政敵丁謂輕松地陷害了。到了遭貶黜的途中,回首前塵,終于有了點覺悟,與一個名叫倩桃的侍妾和詩一首,詩云:“將相功名終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間萬事無需問,且向樽前聽艷歌。”
當代學人張中行老先生,一生遭遇坎坷,卻處之泰然,享壽98歲!張先生亦有詩:“聞道浮生戲一場,雕龍逐鹿為誰忙?何當坐忘升沉事,點檢歌喉入票房。”說的都是一個字:儉。
前人說:上帝所甚惡者貪,人不能犯其所厭者。即便是享福,也不可太過,貪得無厭,老天爺會生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