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退行性病變是由于機械應力分布失衡或負載過度引起軟骨磨損所致,是一種廣泛的職業病,幾乎人人都不能逃脫。
關節退行性病變,臨床上一般叫做骨質增生。大多數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一些骨質增生,由于人體存在代償機制,年輕時候身體磕磕碰碰,習慣不好,傷了腰,膝蓋,沒過多久就能復原。但當人老了,身體機能下降,代償機制不好,就會發生病變,出現疼痛。為了身體健康,我們需要曉其病理,未雨綢繆。
進化的代價——骨質增生怎么來的?
人通過直立行走成為萬物之靈長,但也付出了代價。骨質增生在其它動物身上很少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人體特有的疾病,因為人是直立行走動物,骨骼受重力影響比較大,頸椎、腰椎、膝關節、根骨這些地方增生的情況比較多,而動物的脊柱受重力影響小一點,骨質增生發生的也比較少。
代醫生介紹說:“我見過八歲的娃娃出現膝關節骨質增生的,這個娃娃六歲開始學跳水,高強度的高壓力造成局部關節壓力的改變。人體從上到下有一條直線,叫重力線。從頭頂到腳底,中間有一個分叉,它的力量分布是平衡的。當人體局部某一個部位因為外傷造成關節或者關節韌帶發生病變,就造成局部力量分布不平衡,機體為了對抗這種不平衡,就產生一種代償機制,把體內的鈣磷等物質集中到關節,加強局部的力量,久而久之,根骨就會多長出一塊,骨質增生就出現了,這就是它發生的原理。”
出現骨質增生以后,關節間隙就變窄了,力線也發生改變,就會造成關節功能障礙,包括伸曲障礙和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等。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了以后,動脈和靜脈不能正常循環,人體代謝的物質不能正常的運輸和排出,兒茶酚胺、氫離子和鉀離子這些刺激神經末梢的物質被釋放出來,局部就會越來越腫大,疼痛難忍。關節伸曲不能自由,也就影響了人的正常活動和生活,而不斷的疼痛也會讓人非常的痛苦。
職業病,真鬧心
在職場中,有很多人有習慣性動作。久坐,還不僅是坐著,還埋著頭,弓著背,重力全部承受在腰部和頸部,頸椎和腰椎的關節的韌帶就開始鈣化。老是坐著,腰椎和脊椎的骨質增生出現的情況就比較多。
在很多普通人的認知當中,脊柱是一根骨頭,不動的時候骨頭沒有多少影響,但忽略了肌肉的作用。代醫生拿著人體骨骼模型,指著脊柱說:“如果人只有脊柱沒有肌肉,最多只能承受兩三公斤重量,之所以能把人體支撐起來,就是因為肌肉。肌肉在肌肉之間,肌肉與骨頭之間,或者韌帶與骨頭之間起到非常重要的連接作用。如果久坐,肌肉傷到了,會發生粘黏和結疤,肌肉就會變短,短了之后拉力就會變大,機體為了對抗這種拉力就會改變骨骼的厚度,時間一長,骨頭就長出來了。所以一般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這些做完治療以后要求進行腰背鍛煉,做仰臥起坐和飛燕功,對身體恢復很有好處。一般來說,慢性的腰肌勞損通過鍛煉恢復過來,就會好很多。為什么胸椎很少出現骨質增生呢,因為胸部關節很少活動,是固定的。”
頸椎和腰椎疾病在職場中見得比較多,而做重體力和體育運動員的膝關節和腰椎往往一塌糊涂。這類職業最常見的是直接的外傷或者壓傷,比如在抬重物的時候突然脫力,韌帶很容易發生損傷,然后整個腰就開始硬了,變成鐵板腰。另一個地方是膝關節,如果膝關節被力量壓傷,年輕的時候還好,如果時間長了,代償機制支撐不起這個力量了,病痛就會出現了。
如何擺平骨質增生?
早期的骨質增生可以運用紅外線,通過熱量把外敷的中藥藥力傳導滲透進去,讓局部的血液循環發生改變,使局部的代謝正常。針灸和推拿、按摩和手法,都是治療這一系列疾病的好辦法,但是對于關節已經變性或者畸形的,最好用針刀。
“目前為止,我治療骨質增生20多年,認為最佳的治療方式還是針刀。針刀的目的不是把骨頭削掉,而是把力量削掉。以膝關節的骨質增生為例,它是因為關節間隙一邊窄,一邊寬,窄的一邊受到的重力大了,寬的一邊受的重力小了,骨質增生一般就會在中間的髁間棘出現。如果用針刀治療,就需要把它緊張的部分松開。這種原理類似于橡皮筋,變短的時候你想要拉它需要的力量就很大,變長了你拉伸就相對容易。”
針刀治療運用小針刀,在肌肉上做0.8毫米的刀口,進入以后把肌肉做一個點狀型的切開,有些肌肉組織就會崩斷,斷了之后肌肉就變長了,緊張的地方就松開了,就能通過手法把力量調節到正常狀態。另外,肌肉和肌肉之間,肌肉和骨頭之間可能有粘黏,用針刀的方式去掉粘黏,然后就能運用手法把力量調平。如果保養的好,十年二十年都不會復發。
家住成都猛追灣的王大爺犯頸椎病已經有很長年頭了。“痛的睡不著覺,晚上吃了三片安眠藥都沒有睡著,疼痛的時候滿身流汗,全身都打濕,特別難受。”王大爺躺在病床上,說起疼痛現在依然心有余悸。他來骨科醫院的時候,滿臉都是痛苦的面容。他輾轉過很多醫院,大都懷疑他肌肉問題,采用外敷的方式,每次治療結束后幾天又會反復,身體的疼痛和精神的折磨讓他十分痛苦。
因為骨科醫院的專業是骨科,在做了核磁檢查以后,發現他的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引發的放射痛和牽扯痛。他的頸、肩很硬,右側三角肌壓痛,肱三頭肌壓痛,開始的時候做了理療,包括針灸和推拿情況有所緩解。因為他的病已經很嚴重了,保守理療效果都不好,所以就做了針刀。現在他的手伸曲都已經正常,疼痛感已經消失。行動自由,沒有疼痛,如釋重負的感覺,讓老人心情非常愉快。
如何預防骨質增生呢?
現在很多人在辦公室一坐就是幾個小時,甚至一天,脊椎一直被重力不斷的刺激,很容易造成職業病。骨質增生也好,勞損也好,都是慢性病,都是慢慢累積起來的。工作一段時間以后,就應該起來活動一下,不能長時間維持在一個狀態。同一個姿勢下,無論是坐還是站,都不能保持太久。學校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每節課之所以只有四十五分鐘,就是為了讓學生的身體疲勞得到緩解。在課間做廣播體操,也是為了緩解疲勞。如果不經常運動,關節周圍的肌肉就會發生蛻變,力量減弱,就容易出現疾病。如果經常運動,身體肌肉比較強壯,就能夠支撐起來,也就能承受更為強大的力量。
人體需要勞逸結合,比如重體力勞動者最高可以提起80斤,做的時候每次只要70斤或者60斤就好了,要學會給自己的身體留余地,不能長時間的刺激它。為什么每一個體育職業隊都有隊醫,是因為運動不能過量,一旦過量,長期以來肯定會造成損傷。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骨質增生康復了,骨質增生之前的有些習慣需要改掉,否則很容易復發。代醫生之前有一個特別喜歡打麻將的病人,腰肌勞損治好了半年以后,覺得沒問題了,又開始打麻將,連續打了三個月,又起不了床了。醫生能治好人的身體疾病,但是習慣只能自己做主,管理好自己,才是最好的健康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