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精微,經脾胃和腸道的消化吸收與運化,以滋養人體,因而,養護脾胃,以利生機,善食齋素,防疾益壽,此乃求健康延年之大計。
人生一世,精、氣、神俱盛,全在攝養?!蹲裆斯{》曰,“生身以養壽為先”,養身以食養為主。中華民族,在生活歷史的久遠歷程中,形成了食素的民俗習慣之一。道家認為“齋食(食素)者,潔凈身心,滌除邪穢”。《易·系辭》云:“圣人以此齋戒,以神明其德夫?!惫适乘刂?,益在清心靜性、利在防病益壽。據在日本東京召開的第十次國際癌癥等會上,所宣讀的學術性調查報告論文中指出,以食素為主者,患食道癌、肺癌、膀胱癌的發病率,比一般人低60%;患胃病的發病率,低34%;患乳腺癌的低32%,患子宮癌的低65%。由此可見,素食對減少幾種癌癥的發病率,具有相當的益處。
中華醫學認為:“脾為后天之本”。飲食精微,經脾胃和腸道的消化吸收與運化,以滋養人體,因而,養護脾胃,以利生機,善食齋素,防疾益壽,此乃求健康延年之大計。民諺云:“日食二合米,勝似服參芪?!边@生動地道出了食素的好處。
《黃帝內經》云:“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痹诠取⒐?、畜、菜中,素食居多。故,飲食清淡益長壽。人的體質各有不同,生理狀況各有差異,所以道教養生學認為:齋膳,須因人擇食。身體康泰者,宜謹和五味,飲食有節,以求身利而益壽。身體陰虛者(陰液不足),常見唇紅口干、小便赤黃、大便燥結、手足心熱、煩躁不安等,則將取大麥、玉米、扁豆、豆腐、冬瓜、黃瓜、菠菜、蓮子、百合、西瓜、梨、香蕉等素食之。身體陽虛者(陽氣不足),常見口唇色淡、小便清白、手足不溫、食欲不振、口淡無味、懼冷畏寒等,宜取糯米、梗米、高粱、薏米、黃豆、赤小豆、紅豆、大頭菜、胡蘿卜、白菜、山藥、藕、南瓜、蘑菇、橘子、蘋果、菠蘿、紅棗、荔枝等素食之。扁鵲曰:“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别B生當論食補,益壽應言食素,求康健延年者,則見仁見智了。
當下社會,素菜精彩異常,早不是我們想象中那么清湯寡水。前些年偶然跟幾位朋友到尖沙咀“功德林”品嘗素食,其菜譜獨辟蹊徑,“生煸枸杞葉”、“炸臭豆腐”、“冬尖野菜”、“菊花茄子”、“玉米須”、“燉野生蘑菇湯”等等,不僅表現了齋膳,而且孕寓了食療作用。其菜肴色香味美形,不但各具千秋,且各自保存了天然原性、原味。其烹調之蒸、煮、燉、炒、煎、炸、烤、燒、煲、拌、爆等技藝,合于素食養生之理。尤其飯菜所用佐料,亦皆系天然食物原質之加工成品。以民眾之健康為宗旨而經營,以大眾之美食為本而烹飪,其功,開拓了食素吃得合于養生;其德,啟迪了食素吃得修身養性?!坝癖P珍饈值萬錢”,善食者,必然“悅神爽志以資氣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