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耳機有關的Yes No
網上推薦的熱門程度=選購時的唯一標準
購買前一定要親耳試聽,才夠格
千萬不要被各類發燒友或大神們夸夸其談的專業術語嚇傻眼,看起來高大上但意思完全不懂的術語確實是一款耳機性能的直觀參數,但卻不能替代耳朵去感受最真實的效果。另外,無論是流行、搖滾還是古典、爵士,每種曲風都有獨特的音質,如果用適合古典樂的耳機聽搖滾,感覺就像咖啡配燒烤,完全不對路。
如果擔心實體購買沒有網上更具價格優勢,建議在購買之前先去專賣店親自試聽,再到網上找同款。遇到和專賣店價格差距太大的便宜貨,為避免魚目混珠的結果還是不碰為妙。
只要質量夠好,根本不用保養
會用耳機也要會保養
雖然耳機算不上是易耗品,工藝也并不復雜,但由于質地偏軟且經常使用,難免出現各種問題。一副好的耳機,需要日常保養以延長和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
插頭部分是耳機比較容易損壞的部位,無意識的線材拉扯會讓線纜非常易斷。拔出耳機時,最好用手捏住插頭處,不要直接拉扯耳機線。
夏季使用入耳式耳機,容易沾到油脂或汗液,時間一長就會發現耳機外殼變硬,容易造成耳線斷點,建議使用后盡可能擦拭線材,保持其外部軟度。
只要聽得過癮,別的都不重要
適度使用,保護雙耳
地鐵或公車上,總能見到那些把耳機當成公放效果使用的怪人,超高分貝外加撕裂感的音質,不僅讓周圍人頭疼反感,對耳朵更是直接傷害。如果你每天都會使用耳機,建議遵循“6060”原則,即音量不超過耳機最大音量的60%,同時連續佩戴的時間不超過60分鐘。
步行或騎行時,耳機音量應再低一些,以能夠聽到外界干擾聲為準。尤其在經過路口或車流密集區,音量過大會忽略各類警示音,增加危險系數。
外觀好看最重要
按需求選合適款
從最近大熱的Beats,到之前明星們人手一個的Monster,頭戴式耳機憑借酷炫的外觀設計,成為耳機界的最佳新寵,不少人將耳機當作不可或缺的飾品。
不過,頭戴式耳機并不適用于所有人群。如果你酷愛運動,略顯厚重的頭戴式明顯不適合,輕巧方便的無線藍牙耳機才是運動族的最佳裝備。對追求降噪效果較高的人而言,入耳式耳機更能滿足你的需要。
交友耳機
加州企業Wearhaus推出了一款ARC耳機,通過藍牙無線連接到移動設備,用戶可以直接從Spotify、Pandorad等進行播放控制。用戶可通過APP來查找附近用戶,當兩臺耳機配對后,它們的LED燈就會變成相同顏色。
熊孩子專用
Headfoams是一款方便兒童使用,無毒害的耳機。由EVA泡沫構成,這種材料也被用于制造葡萄酒軟木塞和沙灘鞋,柔軟且不易斷可以在一個3歲小孩手上活下來。設計師為保護孩子們的聽力,將耳機音量最大值限制為85分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