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2014年第3期《講刊》,非常偶然。封面專題“馬上有行動”,讓我印象很深。我又在一張糖紙上看見了這樣一句話:“沒有行動的夢想無濟于事。”于是我將皺巴巴的糖紙攤平夾進錢包里,讓自己能夠常常看見它。
作為一名高一學生,我的腦海里總是會有許多對未來的設想,但我每每都覺得那很遙遠,和現在的自己沒有什么關系。直到某一天,我發現我的一位同學——她曾在幾年之前說過要成為導演——如今已經扛起了攝影機,按照自己寫的劇本制作微電影了。這讓我幡然醒悟:想要實現夢想,我們必須從現在就開始做些什么,不要等到自己被綁在瑣碎的生活中無法脫身才開始后悔:“如果我當時……也許我就能……”
其實我們能做的有很多,生活中的任何小小行動,都是走向夢想的鋪路石。也許夢想實在遙遠,但只要我們不斷地邁開步伐,就會離它越來越近。我記得我看到過一則微博,介紹了一位少女成為畫師的故事。她不斷地練習繪畫,從最開始幼稚難看的鉛筆畫,到蠟筆畫、水彩畫,再到后來的鼠繪、電腦上色、后期編輯,多年前因為興趣而做的一次嘗試為她打開了夢想的大門,而她現在才剛剛二十歲。
這樣的事情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可能發生,我們需要的只是一個立刻的行動。如果你想要成為作曲家,不如從這一秒開始嘗試著哼唱旋律;如果你想要成為作家,不如從現在就開始記錄身邊的點滴。
再多的設想都只存在于腦海之中,只有真正行動了,才會有美夢成真的機會。
王張予(上海):想要擁有強大的執行力要做到兩點。一、不要抱怨。我經常聽到一句話:“你有抱怨的時間,事情早就完成一半了”。在抱怨工作比別人多,機會比別人少,待遇沒別人好時,你口中的別人早就抓住機遇絕塵而去了。
第二、不要猶豫。當你有了決定,一旦猶豫,就會患得患失,甚至打退堂鼓,最終自己敗給自己。為什么不立即行動起來,我不做自然有人做,何不趕在其他人之前行動呢?你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可又有誰能知道呢?時間對誰都是公平的,不要抱怨,不要猶豫,依靠強執行力的你就會更加靠近成功。
編輯回應:知者甚多,踐行不易。
張禹(上海):《芬芳何須喧囂》一文讀出了一個感慨:不僅要低調做人,還要學會超越優越感。其實這可以是一種家風。現在的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考試考得好以后,第一反應就是到處張揚,告訴朋友,告訴親人,讓孩子有了一種值得驕傲的錯覺。尤其當長輩的文化層次并不高時,即使表面不流露,內心深處仍然會有強烈的炫耀感。其實,芬芳何須喧囂,芬芳何用喧囂?每個人都是一朵鮮花,只要開得夠艷,到哪兒都有人欣賞。
編輯回應:比起成年世界的虛榮與攀比,孩子眼里的那份單純與寧靜何其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