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身邊很多朋友開始潛心研習書法,揮毫潑墨,不亦樂乎。有些零繪畫基礎的太太們也拿起了畫筆,有了人生中第一幅油畫作品。更有甚者,擲重金買回品質極高的樂器,房間里整日洋溢著生澀的琴聲。玩藝術這件事兒似乎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了。
可能你會認為藝術跟自己毫無關聯。其實,藝術一直都在,它是你客廳墻上的那幅畫、櫥柜里的陶瓷餐具、餐桌上的一道菜品、 腕上那塊琺瑯表、身上的一件外套……藝術以各種形式存在于生活中,你缺少的只是發現它而已。車爾尼雪夫斯基曾說過:“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對于美的發現,則要靠人們對它的理解和認識?!?培養發掘藝術之美的能力,會讓你的生活滿溢著幸福和快樂。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你都能從身邊美好的事物中汲取正能量,獲得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動力。
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能從本質上改變你的生活品質。有些人生來就有對藝術的敏銳度,而大多數人則要通過后天的努力,不斷提升自己的藝術修為。我曾見過從未涉足過室內設計的人,憑借自己超高的藝術修養,獨自設計了一個充滿中式味道的精品酒店。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擁有專屬于自己的藝術作品,哪怕它只是一個靠墊或是一塊手工香皂。
也許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研修美學的條件,但成年后,仍然可以用心來培養。我們可以從春天的綠野、夏日的繁花、初秋的紅葉和冬日的初雪來領略大自然的瑰麗,也可以通過畫展、音樂會、話劇等任何一種藝術的展現方式,來提升自己的鑒賞力。讓對美好事物的渴望變成你的一種思維方式,不需要刻意追逐,也能盡情感受藝術的獨特魅力。
我很喜歡一首李翱的詩:“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我來問道無余說,云在青天水在瓶。”這是一種淡泊高遠的境界,在這個貌似物質而又浮躁的世界中,以這樣寧靜的心態,追尋自己可以擁有、值得擁有的生活之美,而不再被周遭的噪音所牽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