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逆商,直到爬起來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更快
或許大多數人對楊威的印象還停留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直到今年因《爸爸去哪兒》的播出再次關注他,依然是一副不茍言笑的模樣。如果用娛樂圈的標準評價他,恐怕很難合格,我們不能理解這個長著娃娃臉的男人為何總端著一副嚴肅的表情,明明有著輕盈的身軀卻偏偏穩重老成。然而,一旦你看過他如何在經歷了雅典的潰敗后與李小鵬抱頭痛哭,時隔四年,又是如何在北京賽場上淡定地接過獎牌,你一定可以明白,如今的楊威這般正經和認真,不是沒個性,而是真性情。
楊威5歲便進入湖北省仙桃市業余體校,10歲進湖北隊,16歲入選國家隊,一路頗為幸運。1999年秋天,第一次參加世錦賽的楊威便摘得金牌,第二年的悉尼奧運會上,由他率隊的中國男子體操隊獲得團體冠軍。
如果當年意氣風發的楊威一直幸運下去,或許就不會長成如今的模樣,然而,幸運之神從來不會一直垂青于誰。2003年,楊威帶著必勝的決心參加世錦賽,卻最終敗給了美國的保羅·漢姆,一時間獲得“千年老二”的稱號;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上更是遭遇了他運動生涯的滑鐵盧。楊威把自己關在家中,茶飯不思,第一次萌生了退意。
對于運動員來說,除了奪冠那天是光鮮的以外,其實每一天都承受著高強度的身體與精神的雙重壓力,經歷了將近二十年的艱苦訓練,卻被很多人指責為驕傲輕敵的楊威,此時逐漸明白,如果連自己都戰勝不了,那么永遠也戰勝不了別人,生活最大的真諦就是它不會因個人意志而加速或停止,無論成功與失敗,你都得繼續生活,能選擇的只有以什么樣的心態前行。調整好狀態的楊威從休假中回歸訓練,一舉蟬聯2006、2007兩屆世錦賽的全能冠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更是以隊長的身份帶領國家隊以絕對優勢摘得冠軍,他個人則獲得個人全能冠軍。
我問楊威,他的不茍言笑是不是與當年的曾經滄海有關,他反而被逗樂了,其實我們很難想象一個體操運動員的訓練有多苦,更難想象背負著全國人民的夢想有多沉重,即便真有表情一定也好看不到哪去,還不如干脆藏在心里。楊威說,老天很可能是個愛開玩笑的家伙,他看不慣你得意洋洋,所以總在你春風得意的時候拖你后腿,但他也舍不得你一直付出,所以少年所承受的東西,終有一天會變成你的財富。
23年的體操生涯帶給楊威最有價值的東西,或許不是獎牌和掌聲,而是這非同一般的高逆商,就像他說的那樣。
名氣會隨著時間而消失,人還是有實實在在的目標好
退役后的楊威,結婚、生子,過上平淡的日子。多數人都難以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無論從生活從簡單變得復雜,還是從復雜變得簡單。剛開始還覺得如釋重負的楊威,在經過了幾個星期的百無聊賴后,身體里那些習慣了日復一日艱苦訓練的運動細胞漸漸不安分起來。其實當時他完全有理由讓自己停下來什么也不做,專心照顧懷孕的老婆楊云,可是無論他怎么找借口開脫,始終覺得生活少了點什么。
對那時的楊威來說,除了體操他什么都不擅長,但畢竟連最辛苦的訓練都熬得過來,他起碼有把握認真生活。2008年后的幾年中,楊威沒有借著星光過多地涉及廣告和娛樂圈,也沒有急于開創自己的生意與事業,他的原則是,若暫時沒有開天辟地的本事,就最好不要先養肥不知天高地厚的野心。
楊威選擇從眼下的事開始。他回到體操中心任職,專心為國家隊培養后備人才。楊威說,回歸教育工作的幾年里,他的歸屬感越來越強,以往的二十幾年他就像一塊貪婪的海綿一直努力吸收,如今反而更喜歡給與。“這就如同反哺,你所獲得的恩惠,也應該在適當的時刻被傳遞下去。生活最令人滿足的不是處在巔峰時的高度,而是無論在哪兒,都有自己的存在價值。”
楊威說,退役后的他曾受邀為一個公益組織設計圖案,他在下方畫了一條指向左邊的水平線,線穿過一顆心,線上面是吊環動作,意思很簡單,不管是2000年、2004年、2008年還是今后的每一天,他無時無刻不在向前運動,唯有穩固的心態不變。看來,假如非要用自己三十年的經歷說一個道理,以平常心態做事就是楊威生活中最重要的信條。
如今我們再看到的楊威,手臂已經沒有那么粗壯,“英雄”的光環逐漸散去,眼神也越發淡定平和,他習慣了朝九晚五的工作,喜歡帶著兒子坐地鐵去游樂園,還一臉滿足地夸贊自己色香味均不出眾的菜肴,這樣的生活不精彩,卻很扎實。人生中最難得的是既有享受萬眾矚目的本事,又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就像楊威說的那樣:“名氣會隨著時間而消失,人還是有實實在在的目標好。”
成熟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講是個好事情,但對于一個小孩來講卻是一個壞事情
我疑心,一直這樣一本正經地講楊威,會不會對他有失公平,要知道,楊威可絕對不是一個不解風情的男人,所有關于他的故事中,人們總不忘對他和楊云的愛情津津樂道。
楊威和楊云相識于體操隊,不算一見鐘情,也沒有多少刻骨銘心的經歷,是在一次同去澳門表演的途中,因為了解而漸生情愫。楊威說他一直不覺得自己會是個浪漫的男人,但他現在相信,所有的不浪漫不過是因為沒有遇到愿意為之浪漫的人,浪漫是一種愛的習慣,它無關結果與回報,更像是彼此感情的見證。結婚三周年時,楊威特意舉辦了一個慶祝派對,用海報貼滿包房的墻壁,還將幾年的合照做成了一本雜志,每張照片下都認真地寫上心情日記。當一個男人真心惦記著一個女人,即便平日里再怎么不茍言笑,內心也是無比溫暖的,這樣有點“悶騷”的男子氣,想必會讓不少女人著迷。
其實很難有人能一直從小小年紀修成正果,楊威和楊云算得上這方面的典范,20歲出頭的楊威戀上小他七歲的姑娘,到現在還被朋友笑說拐帶少女。在楊威看來,堅持相愛并不是太難的事,只是很多人的愛情里摻雜了過多變化不定的因素,反而不記得當初心動的理由。楊云最打動楊威的是她的簡單,簡單到不需要丁點的猜疑和捉摸,只剩下舒適的相處,即便常常會無理取鬧,卻都是因為愛。很多男人厭惡女人永無休止的“沒事找事”,但那恰恰就是她愿意依賴的表現,而一個男人終其一生追求的,不就是女人對他的依賴。
直到現在,楊威仍精心呵護著楊云內心小女孩的一面,喜歡她吵著要做這做那,喜歡接受她各項莫名其妙的考驗。
他明明知道無法去阻撓成長這件人生必經之事,卻執拗地心疼著自己心愛的小姑娘,不愿意她承受任何成長的劇痛,在楊威眼里最浪漫的事,大概就是讓楊云像個小女孩一樣,一直做著童真的夢生活下去。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而我卻一直在努力改造自己
2009年11月,楊威和楊云的兒子出生。楊威說,如果每個家庭都是一個圓,那孩子就是一個角,沒有孩子也就不能稱其為圓。孩子的誕生往往會給家庭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從此婚姻不再是兩個人的問題,而是兩個家庭的問題,所有的婆媳矛盾、夫妻矛盾都會伴隨著兩個家庭教育理念的不同紛至沓來。楊威說,每個男人第一次面對這些時,多少都會恐懼和失望,更何況那個小鳥依人般的小女孩楊云也在悄然成長,已儼然成為一名頗具戰斗力的辯論高手。
對此,楊威倒是頭腦相當清晰,他認為婚姻里根本沒有道理可講。“其實男人只要不按照固有的思維做事,不要理性地、是非分明地考慮誰對誰錯,就基本上不會出現家庭矛盾。” 所以他和楊云早早就達成了默契,不用講理,小問題她包辦,大問題他出面。
與楊威相處地久了,你可能會漸漸發覺,他非常擅長像這樣把問題化繁為簡,相對于女人喜歡把問題復雜化來講,楊威的處世方法無論在婚姻中還是生活中都更受用。楊威說,人生的確需要面對很多事情,生活也會擾得我們焦頭爛額,但我們不該自亂陣腳,有時候事情并不復雜,只是被我們想復雜了,換一個角度便豁然開朗。
“大多數人想要改造這個世界,但卻罕有人想改造自己,當我們使出渾身解數把經歷放在改變環境與改變別人上時,麻煩事往往越弄越多,但如果我們把精力集中在如何改變自己上,問題則會簡單很多。對于男人來說,自己永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凡事從自身出發,是學會擔當的第一步。”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在如今男人成長普遍遲于女人的時代里,楊威仍是家里當之無愧的大家長,就如同多年前他剛剛牽起楊云的手時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