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企業是一家國內一流的高級系統集成服務提供商,在所涉足的智能交通、軌道交通等行業的系統集成項目中始終處于優勢地位,業務區域遍布全國30個省(市),服務客戶近400家。公司下設四個事業部,年銷售額10億多。近年來,公司銷售增長放緩,同時整體利潤率呈下降趨勢,公司亟需提升管理精細化能力以實現開源節流、挖潛增效。
在節流方面,采購作為公司最大的成本開支,采購成本控制無疑是最大的突破口。該公司采購量已占到銷售收入的60%,但沒有公司層面的整合,四個事業部相互獨立進行采購,無法形成有優勢的供應商合作;項目供應的產品沒有系統研究,無法形成有競爭力的行業解決方案;沒有全面業務數據整合的信息系統,無法保障項目利潤的精確核算。這些問題困擾著公司領導層,而客戶高層也意識到采購成本有節約空間,因此請AMT咨詢為其解決采購成本控制的問題。
如何不僅是提供咨詢方案,而且能幫助客戶帶來直接的采購成本節約,產生切切實實的價值?在項目前期,AMT顧問就意識到這是客戶采購業務模式的變動,需要從執行采購向戰略采購轉型,牽涉到每個部門。因此,我們從對內和對外兩方面來采取行動實現采購成本節約。對外,即與供應商合作,通過采購策略研究,項目組重點選擇了五大類采購品進行采購策略研究,并參與與供應商的談判,實現這五大產品的采購成本節約;對內,即通過對整個業務鏈的分析,找出影響采購成本的關鍵因素,從內部流程構建等方式著手,控制成本節約的關鍵點。項目具體工作分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第一,采購策略研究
通過對歷史采購數據的分析,供應市場研究,對客戶的供應產品進行分類;定義關鍵品類,對關鍵品類行業產品的演進路線分析;形成符合行業特點的供應策略,指導項目方案設計人員做選型。
第二,開展供應商再談判
做公司層面的供應商合作策略分析。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供應商管理體系,指出供應商認證、發展是公司平臺化建設的關鍵。開展供應商再談判,洽談供應市場開發事宜,合作去影響業主、行業設計院等。簽訂公司層面的供應協議,明確合作方式、合作的付款條件、返點的政策等。
表1是對線纜的采購成本節約額計算方式,線纜在客戶公司的采購量位居總采購品類的第一位,但由于之前是分散采購,每個事業部的采購量也難以與供應商實現強勢談判。因此,AMT建議對電纜實行集中采購,采購量變大,在供應商談判中就更有優勢。在與供應商談判過程中,通過返點、賬期和降低單價來實現約230萬的采購成本節約額。
表1 電纜的采購成本節約空間
線形
采購額
節約點
現狀
預期
下降額度
信號電纜
500萬以上
返點
0%
5%
25萬
賬期
2個月
到貨6個月支付6個月承兌
14.5萬
單價
參差不齊
降低8.3%
41.5萬
電力電纜
4000萬以上
返點
0%
3%
120萬
賬期
1月6月承兌
到貨3個月支付6個月承兌
30萬
單價
項目驅動
降低3%
待測算
第三,采購管理機制建設
通過系統集成類采購全成本模型的建立,分析成本構成的關鍵因素和影響原因,并制定應對的策略。樹立采購管理的流程框架,優化部門協調的關鍵流程和項目數據管理的關鍵環節。討論、制定全成本的采購流程,對戰略采購的理念和協作步驟在公司層面宣貫。特別設立產品經理負責采購品的供應市場研究和供應策略宣講,負責核心采購品的利潤貢獻率,并最終確認產品經理研究的品類的節約空間。
第四,采購管理系統需求分析與建設
聯合項目組確立了“投標-深化設計-采購供應-項目結算”的系統集成項目過程,針對每個環節分析控制點和協作流程。建立并優化全成本管理的設備供應流程。制定詳細的采購系統需求分析,并在現有AMT-KM系統中進行實現。
通過整個采購管理優化,A公司實現了采購成本控制的“短期見效”和“長效優化”:
短期見效:通過對五大采購品的采購策略研究,與供應商談判,達到短期內可節約采購成本5%的效果。
長效優化:從整個公司來看,采購品的品類遠不止這五大類,采購品的研究工作還需要A公司的產品經理繼續來完成。通過項目過程中的采購管理機制建設和知識轉移,使采購成本節約的方法工具在整個全公司內持續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