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記者深入工廠臥底數月,踢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向多間連鎖快餐店供應過期肉類一事,觸及香港民眾對內地嚴峻食品安全問題的敏感神經。而在此期間香港麥當勞始終三緘其口,直至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揭發,香港麥當勞終于承認曾經使用上海福喜食材。
福喜臭肉禍及香港
翻查香港麥當勞記錄后,得悉去年7月至今年2月,曾經從上海福喜進口吉列豬塊;另于今年5月至6月中旬,曾從上海福喜進口脆辣雞腿。麥當勞表示,兩批食材已全部使用,并沒有存貨,而目前仍有數款產品,分別為來自河北福喜的麥樂雞、脆辣雞腿及由廣州福喜供應的蔬菜產品。
香港食品安全中心(簡稱:食安中心)同時證實,過去一年河北省福喜有限公司有肉類供港。港政府目前已封存麥當勞涉福喜事件食材60噸,將運到中央收集站,再轉運去堆填區。不過,除麥當勞外,食物環境衛生署已向其他連鎖快餐店查詢,包括肯德基、星巴克、Burger King、必勝客、吉野家和宜家家居餐廳等,均稱未有購入福喜食材。
香港餐飲職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出,福喜在全球50多個地區都有供應食材,且生產量龐大,主要供應食品與大型連鎖食肆,他呼吁香港政府與內地部門加強通報機制,兩地必須嚴格執行危機處理和食物安全監管工作。
食安問題非內地獨有
目前福喜事件已進入問責階段,尤其上海福喜居然還在今年獲得了“食品安全先進單位”稱號,這簡直是一記響亮的耳光。不過,香港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委員王國興表示,食物造假丑聞頻出,惹起廣泛關注,但這并非內地所獨有。
歐洲國家歷來最注重食物監管,但近來飽受馬肉丑聞困擾,各國多種標為牛肉及豬肉的產品,均驗出馬的DNA,連著名的IKEA所賣的瑞典肉丸也不例外。在香港,一間媒體曾委托城大生物及化學系檢驗市面上三款牛丸,結果發現其中兩種全無牛肉,另一種則是牛肉混其他非牛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該媒體找來名廚試吃,竟大贊零牛肉的牛丸有牛肉鮮味、口感佳,這是港人皆知的新聞。
在香港,食品安全監管專職機構分別設于立法和行政兩大機關之下。香港政府設有食物及衛生局,該局下設環境衛生署,其轄下的食物安全中心則負責進行日常的食物安全監管,以確保本港出售的食物安全及適宜食用。立法會下設的專門委員中,也有一個與行政部門相對應的食品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以審議有關食物安全的政策及條例,并就該等政策向食物及衛生局局長提供意見,以及監察有關政策的實施狀況。嚴格監管下,本地整體食品安全合格率始終保持在99.8%左右,這使得香港的美食招牌得以享譽全球,香港人在飯桌上可以吃上放心菜。
以內地人較為熟悉的“供港蔬菜”為例。在本港市面售賣的蔬菜大部分是由內地進口,食環署在文錦渡設立了食品管制中心,抽查內地入口蔬菜。所有內地供港蔬菜,均須來自內地注冊供港菜場,受內地檢驗檢疫部門監管。供港蔬菜的來源可以追溯到50年前,長期以來,港澳居民所需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資主要靠內地供應。廣東作為向港澳地區供應鮮活動植物、動植物產品和食物的主要生產和保障基地,現每天有450輛貨車和十多艘船舶將各類鮮活產品和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運往香港。據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介紹,該局對供港澳食品農產品實施從田間地頭到餐桌的全過程監管,對所有供港澳食品農產品原料養殖基地實施注冊備案制度。華南農業大學教授陳日遠介紹說,從國家認證的角度看,蔬菜主要分三大類:無公害蔬菜、綠色蔬菜和有機蔬菜,供港蔬菜其實是無公害蔬菜的一種,但監管上比較完善、嚴格。
不過,有團體5月間委托大學抽驗港人經常進食蔬菜食材的重金屬含量,發現20個樣本中,其中兩成樣本的重金屬“鎘”含量超標,長期攝取可能會損害腎臟和致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勞偉雄指出,內地工業化高速擴展,工廠周邊農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屬污染,蔬菜金屬含量可能與灌溉水及泥土受污染有關。另有市民誤以為,將菜用水浸久一點便安全,但其實不論浸多久,都不會沖走蔬菜含有的重金屬。
食物監察計劃召集人黃碧云指,超標樣本主要來自內地,可是兩地對農作物含重金屬的最高準許濃度,存在不同標準,且本港標準較內地寬松,可能令不符內地標準的蔬菜,轉至香港銷售。
鴻福堂剛上市就被揭
最近吸引筆者對食安問題關注的,還有另一單新聞,涉及新晉上市的香港知名中式草本飲品、湯品及龜苓膏零售商鴻福堂。該股7月4日上市,掛牌不足一周便被食物安全中心連續兩次披露:旗下有機黑豆豆漿產品及一款中式湯品“杏汁金腿豬肺湯”樣本中,含過量臘樣芽孢桿菌,呼吁消費者停止飲用受影響批次的兩款產品。7月10日,食品安全中心曝光其下兩款產品含菌量超標,當日股價跌逾半成。
公告顯示,上述涉事湯品產自鴻福堂的荃灣生產基地,并僅于鴻福堂香港零售店直接銷售。鴻福堂表示,已成立專責調查小組,全面檢討整個運作流程,初步結論是,事件可能源于產品在生產、儲存及運送過程中的儲存溫度不一。
鴻福堂的產品在香港同類產品中占到34.4%市場份額,截至2014年6月13日,集團的“自家CLUB”會員計劃已吸納超過38萬名會員。集團于香港共有97間自營零售店,主要分布于位置便利、人口密度計客流高的港鐵站及購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