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青年教師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生力軍,是高校綜合管理與教學的中堅力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崇高的政治理想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是大力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非常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關鍵詞】高校 青年教師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2-0057-01
高校教師既是精神文明和科學文化的傳播者,又是高校辦學的主體,更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在新的形勢下切實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是關系到學校沿著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和整體水平提升的大事,也是當前高校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 新形勢下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1.部分青年教師一些深層次的思想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在當今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人們的思維方式、思想道德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變化。身處其中的高校教師的思想也發生了偏移,部分青年教師仍然存在著一些深層次的思想問題。這些思想問題在行為上表現為:盲目性和自由性;在價值觀上表現為:重科研輕教學,重教書輕育人。此外,由于受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的思想的影響,少數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扭曲,理想信念開始動搖。
2.政治學習效果有待提高
近年來,大部分高校雖然在思想認識上非常重視教職工的政治學習,但實際效果卻差強人意,一些青年教師對國家時事漠不關心,政治學習流于形式,政法教育收效甚微。另外,由于高校管理體制的改革造成各高校校區分散,難以集中,加之擴招后教師授課時數的增加,個別學校索性放棄了集中政治學習,改為個人自學,因此造成政治學習流于形式。
二 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
青年教師普遍擁有學歷水平高、知識結構新、發展潛力大、與大學生心理距離近、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強等特點。高校青年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是比較好的,但其中少數人治學不嚴謹、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這些不良的思想和行為嚴重損害了教師隊伍和高校的形象。因此,加強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塑造良好的師德師風,是改進高校教風學風的迫切需要,是促進高校教師隊伍自身建設的需要,也是適應新時期形勢發展對人才培養要求的需要。
1.培養青年教師健康向上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在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實踐中,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必然會受到當前社會形勢的影響,如何發揮社會所帶來的正面影響,克服其不良影響,培養青年教師健康向上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是整個思想政治工作系統中的重要環節。在思維方面,青年教師在心理上已處于穩定階段,思維方式亦逐漸邏輯化,但仍然需要正確地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并分析自身,客觀地評價別人,避免出現互相攀比、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的思維方式。在經濟全球化、文化發展多元化的21世紀,逐漸形成了一些非傳統的、新的消費和生活方式,而這些新事物必然對青年教師的行為方式帶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因此,必須在青年教師中提倡對人民、對社會有益的行為方式,培養健康向上的行為習慣,形成良好的行為情境。
2.把青年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通過加強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樹立“人類靈魂工程師”的使命感,培養他們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職業精神。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結合時代潮流,使青年教師緊跟時代的步伐,堅定政治立場,保證正確方向;通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養青年教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通過職業素質教育,培養青年教師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貌和樂于為教育事業奉獻的崇高精神。
3.高校應高度重視政治學習和理論武裝工作
高校領導班子應繼續通過學習理解黨和政府的大政方針政策,提高思想理論水平,結合改革和學校發展實際規劃學校發展戰略,為全校政治學習做好表率。教職工政治學習應繼續堅持集中的政治學習制度,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發揮黨校和社會主義學院的作用,不斷探索新的載體和途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能。
三 結束語
新形勢下做好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目標明確、方法靈活、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情感真實、效果突出,這需要相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探索研究。高校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了,對于高校整體性工作目標的實現既有理論意義,更有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李群、王志方.我國高校留學歸國人員狀況及政策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2(1)
[2]白旭、李長虹.高校思政教育現狀分析[J].才智,2011(26)
[3]鄧文珍、李煜婕.高校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7(1)
[4]曾長雋.淺議高校青年教師培養的意義和途徑[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0)
[5]伍玉林、高軍.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傾向的分析及對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