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哭,你對它笑,它也笑。其實,班主任也一樣,當我們抱著埋怨的態度去對待工作,我們只會精神倦怠,疲憊不堪;當我們抱著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我們可能從中獲得很多,樂趣倍增。
一 積極的心態很重要
有的班主任一接到政教處的任務就說:“又要我們做……”心里很是不情愿。帶著這樣的情緒,事情肯定不會一帆風順。反正事情都是要做,為何不能換個心態認真做好工作呢?如果我們把“要我做”變為“我要做”,這樣不斷地進行自我提醒和暗示,久而久之,工作就會變得主動、輕松。
如學生的自習課,很多班主任都發愁如何懲罰那些屢屢破壞班級紀律的學生。與其這樣煩惱,不如一開始就主動管理好自習課的紀律。班主任可以與學生一起制定班規,明確自習課的要求,讓學生明白班主任對自習課的重視程度以及自習課對班風、學風的重要性。學生只有思想上重視,才能有行動,才會成為班集體的一員,也就會自覺地去遵守自習課的紀律。如此一來班主任的工作就輕松許多了。
二 細心關注孩子的成長
禾苗需要陽光和雨露,孩子也需要教師的關注,有了教師的關注,孩子才能夠茁壯成長。其實,很多在課堂上好動、不守紀律的孩子,他們大多都缺乏關愛,如果我們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愛護,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們班的鄧某,性格活潑好動,但是對待打掃衛生的任務卻懶散拖拉。這學期,我有意讓他負責每天早上擦窗臺的任務。第一天,他按時到校,并擦好窗臺。第二天,他踏著鈴聲進教室,我看了他一眼,他立即放下書包去擦窗臺了。早讀課時,我先表揚他:“鄧某同學非常有責任心,雖然今天來晚了一些,但一來就馬上放下書包去擦窗臺,同學們要多向他學習,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我看到同學們向他投去贊許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隨后的第三天、第四天……每天他都按時到校,并認真地擦好窗臺。如果當時我沒有鼓勵他,而是嚴厲的批評他遲到了,后果可能會很糟糕。因為孩子需要的不是我們嚴厲的批評,而是適時的關注,俗話說:“給點陽光就燦爛”,而他們正需要的就是陽光。
三 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們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雖然有些錯誤在班主任看來很幼稚,甚至是不可思議的,但對學生來說,卻是很自然的。那么,如何對待學生的錯誤呢?很多班主任選擇了批評和懲罰,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其實我們可以換個思路、換個方式,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次,有學生告訴我班上的“調皮大王”武某正用純凈水洗東西,我心里想著:“這次我一定要嚴懲不貸!”走到教室門口,果然看到他正用純凈水往飲水機里灌。我馬上喝止他:“武某,你在干什么?”他并沒有意識到我生氣了,只見他放下手中的水桶,對我說:“老師,這個飲水機一個暑假沒有用了,我擔心里面太臟,同學們喝了會肚子疼。”我一看,旁邊果然還有一把小刷子。“那好啊!但這點水估計洗不干凈,你把飲水機抬到下面的水池里去洗吧!”武某聽我這么一說,立馬把飲水機抬到了水池里,并認真地清洗起來。
事后,我在班上公開表揚了他關心班集體,是同學們學習的榜樣。話音未落,他就站起來:“老師,以后搬純凈水的活也交給我吧!”真沒想到,本來是要狠狠地批評他的,不過是一念之間,他就成了我表揚的對象。更沒想到的是,原來的“錯誤”居然能夠演變為好事一樁!
四 適時激趣,讓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些學生雖然單詞默寫不好,但卻可以在“藝術節”的小品表演中將長達六頁稿紙的對白脫口而出;有些同學對枯燥的語文課不感興趣,但卻對“水滸”、“西游”里面的人物情節如數家珍……究其原因,還是興趣使然。
姚某在初一時語言大膽、說話聲音大,上課更是活躍,但美術老師很快就發現,她繡十字繡時居然一絲不茍,一直都很安靜。這學期,她到了我班上,沒過兩天班長就來報告:姚某上自習課不守紀律。我找到她,說:“我聽說你喜歡繡十字繡,能不能爭取學期結束送老師一幅?”不久,她真的繡好了一幅給我,看著手上那兩只生動可愛的小熊,我深感欣慰。我把這幅十字繡裱起來,掛在了班級的“成果欄”中,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姚某的作品,這讓她找到了成功的動力,其他同學也紛紛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有的寫作,有的看書,很是認真。
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班主任做得喜憂參半,勞心勞力,但只要我們用心,對學生給予一份關心、關愛、關注,多看、多聽、多鼓勵,一定可以從中收獲快樂、收獲幸福!
〔責任編輯: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