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創業教育的主旨是為檢驗學生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創造發展機遇,將學生培養成為真正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職業學校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對此,本文以機電教育基地建設為例,探討可行的建設方案。
【關鍵詞】職業學校 創業教育基地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2-0170-01
創業教育是帶有全局性、結構性的教育創新,是對教育組織、建設和發展的價值追求,是職業學校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思路,更是對教育本質和規律的全新闡述與詮釋。當前,職業學校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還具有廣闊的空間,受人力、財力等客觀因素限制,許多職業學校在建設創業教育基地時還面臨著很多問題。因此,創新思路,優化設計方案,實現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系統化、科學化,是職業學校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 職業學校機電教育基地建設的基本理念
1.滿足職業學校機電教育需求
機電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單純的理論基礎教學不能滿足課程的要求。然而,目前很多職業學校的創業教育建設還停留在口號宣稱和講座等淺表層面,有些學校以此作為創業教育的主要內容,嚴重影響了機電教育的質量。因此,教育基地建設還可作為日常的輔助教育,提升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建設機電教育創業基地的任務迫切而又重要。
2.充分體現機電教育的目標定位
在實踐中,教育基地建設既要著眼于學生創業意識的萌發,又要致力于對學生創業行為的引導;既要著眼于學生創業精神的激勵,又要致力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既要著眼于學生創業教育理論體系的架構,又要致力于學生創業實踐平臺的構建。因此,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應與機電教育的目標相結合,換言之,創業教育基地是機電教育目標的實質形態。
二 機電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具體措施
1.著眼于企業工廠,構建校企聯合的創業教育基地
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應結合市場經濟體制下區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和最新形勢。以筆者所在的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為例,洪澤經濟開發區始建于2001年,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已有投產企業近百家,在建企業30余家,特色產業為現代紡織和冶金機械。將創業教育基地建設與洪澤經濟開發區發展相結合,一方面企業需要具備先進思想和理論知識的相關人才,另一方面學校的創業教育基地建設也需要企業的配合。綜合兩個因素,本校目前已和洪澤工業區十幾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以企業為基地,定期帶領學生去企業實踐鍛煉,交流思想,考察創業機遇和行業狀況,了解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的運作模式、經營理念和發展規劃。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生不僅通過在企業實踐鍛煉而鞏固了所學知識,更了解了當前的市場形勢,對他們的創業提供了重要幫助。借助企業力量創建創業教育基地,有助于職業學校推動創業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節約了人力、物力和財力,是職業學校創業教育基地建設的有效途徑。
2.開放創業平臺,為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提供保障
職業學校機電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不僅需要輿論導向,更需要環境和氛圍的營造以及學校通過多種途徑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第一,職業學校應開放學校實習、實訓中心,為學生提供自主設計、探索、科研和實驗的有利條件,啟迪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
第二,職業學校應為學生創設社會實踐平臺,如校企合作,這有助于學生了解經濟社會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對成本、經營、規劃、效益等創業必須要考慮的要素產生客觀的認識,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豐富工作經驗,為創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第三,以產、學、研合作機制為依托,創建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創業教育實踐平臺。在實踐中,職業學校可首先整合社會資源,讓學生了解資金鏈的始建、運作和產出效益,如此,既能有效解決職業學校的師資問題,又能激發學生創業的主動性。
3.以課堂教學、教育活動和實踐鍛煉推進創業教育長效開展
職業學校創業教育基地建設是一項長遠而又系統的工作,學校應結合基地建設規劃,通過三個途徑來促進創業教育基地建設。(1)以課堂教學為基礎。機電教學具有高度的實踐性特征,但理論知識永遠是學習機電課程的第一個要素。因此,職業學校在建設創業教育基地時應以課堂教育為主渠道,在理論教學的基礎上融合大量實踐應用案例,從基礎上完善創業教育基地,構建系統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2)以大量的教育活動為載體,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業興趣和創新思路。(3)以實踐鍛煉為主要手段,旨在有效增強學生的組織能力,啟發學生的創業思維,并通過長期的實驗幫助學生將模擬創業轉變為實際行動。
總之,職業學校創業教育基地的建設離不開學校、社會和企業資源的整合,同時也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教師的組織引導。只有為學生構建起完善的創業教育平臺,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路,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從而為社會培養一大批知識型創業人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
〔責任編輯:龐遠燕〕